设置

关灯

第122章 力挽狂澜

小郑拓好的没话说,也不知怎的,两人见到小郑拓便是格外亲近,即使被小郑拓翻着白眼使唤,两人也是心甘情愿甘之如饴。即使那位不拘言笑的小林光一也时常被小郑拓的言语逗得开怀大笑。

    两人吃住都在郑府,一个很早鸡还没有打鸣,就起身打谱练棋,一个日上三更,才懒洋洋从床上爬起来,挠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打着哈欠从房间内推门出来。

    郑成功纳闷,这两人怎么成了师兄弟,后来才知道,两人的师傅是东瀛的万世之师秀策高僧。

    在这几年平稳的时间内,小郑拓渐渐长大,虽然在海边长大,经过了海风洗礼和吹拂,但是小姑娘依旧长得眉眼清秀,皮肤白皙,像是江南鱼米小镇养育出来的小姑娘一般,却有着海边姑娘的爽朗。

    也是在这几年时间内,中原发生了剧变,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北方长城的修筑,外加上匈奴虎视眈眈,朝廷内部**,羽党勾结,宦官当权,外戚干政,积重难返,一座本想屹立万年的朝代在风雨飘摇之际,只等着天地之间的那一声惊雷炸起。

    于是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掀起一阵惊涛骇浪。这个朝代的病症一触喷发,长城之上有悲情夫人哭塌了长城,于是十万劳苦民工揭竿而起,那条埋了数十万生命的京杭大运河升腾起无数冤魂,整个中原一片沸腾。

    远在琉球岛上的公主有些担忧,但是却不焦虑,反倒是郑成功脸色越来越严肃,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傍晚,郑成功撑着一把油纸伞站在小岛的暗礁之上,遥望远处中原。他沉重的回家。收好油纸伞,甩了甩上面的水渍,立在一旁。开口说道:“我们回中原。”

    他说的轻巧,回去的很快,简单收拾了一下行礼,带着老婆孩子便回去了中原,他用一把大锁锁死了院门,对着那厚重的大门说了一句:“我还会回来。”

    可是这一去便是永别!

    琉球岛的居民自发组织起来,夹道送别驸马爷。他们没见过中原圣人,不知道巨儒豪客,在他们心中。驸马爷便是圣人。

    回到中原,进了皇宫,走下马车,谁都没有太过在意这一家三口的回归。历史的车轮在缓缓前进。没有人认为一个远离朝堂的驸马爷能够改变历史走向,今日朝廷易主,文武百官逼宫,“恳请”陛下退位禅让。

    郑成功一手牵着公主,一手牵着小郑拓,径自走向那座雄伟的金銮殿,旁若无人的将小郑拓放在已经憔悴异常、白发苍苍的皇帝陛下怀中。

    随后,

    一脚踹翻了嚣张霸道、自傲逼宫的太子。

    一巴掌扇晕了虎视眈眈、心怀不轨的大司马。

    一肘敲碎了自恃功高、目中无人的三朝元老。

    一指戳透了那个自称金刚不坏、万人难敌的大太监。

    一剑废了剑气无敌、一剑生佛的无名剑客。

    一拳轰飞了可撼昆仑、陆地神仙的当代天下第一。

    最后。

    一人站在金銮殿前以强硬的姿态阻挡了如同潮水一般的六千叛乱御林军。

    驸马爷风姿无双,无敌于天下!

    一场筹划很久的叛乱被郑成功一手摧毁。随后便以有些争议的态度强行下了几道圣旨,雷霆万钧之下肃清朝廷,整顿朝纲,减免税负徭役,严苛近乎于严酷的剥夺了诸多皇亲国戚的特权。其中有两条政令即使今日的大魏国也在效仿执行,一是州郡县的制度,另一个便是科举制度,为贫寒学士鲤鱼跳龙门大开门阀。正是在那次科举过程中,涌现了前朝中兴五臣,其中排名第一的便是天下第一善守大将----王明贤,其后便是和郑成功有过节的苏家三公子。

    郑成功对于重用王明贤有些许无奈,他曾经评价王明贤“性聪,稳重,但是愚忠,为明面仁义可做大逆不道之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