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一百六十三 骑马

什么惊吓?还是因为别的什么缘故?

    方尚宫仔细回想,出宫前玉瑶公主还是好好的,在金风园的时候也是一切如常,笑容还比过去要多了。但就是这一次再回宫之后,她就变得有些阴晴不定了。

    是那天去清宁殿的缘故?旁人都说年幼的小孩子要避着些这种场合,怕是才没了的人附近不干净。

    她这么一出神,就漏听了谢宁接下去的一句话,回过神来急忙问:“主子适才说了什么?”

    谢宁轻声说:“今天傍晚时分,明寿公主已经赐死了。”

    屋里头这一刻很安静,三个孩子都被皇上带去永安宫小花园了,谢宁没有过去,今天骑马她两条腿酸的厉害,这会儿一步也不想动弹。夜风吹透碧纱窗,没来由的让人感到身上一阵凉意。

    方尚宫也怔住了,过了片刻才说:“她是多行不义才有此结局,主子犯不着为这样的人徒生烦恼。”

    “我也不是为了她难受。不过她已经从宗室玉牒上被除了名,不可能再归葬入皇陵。安亭侯府同她也撇清了干系,她也不可能入张家宗祠。”

    这是比死还可怕的一件事,无处归葬,没有香火供奉,成了孤魂野鬼。

    谢宁沉默了一会儿,打起精神说:“应汿再过几日就要去南苑书房念书了,不知道都得预备些什么东西?我以前见表哥他们去学堂时,书箱、笔墨袋子都要备一套,新袍子也要做两件,就是不知道宫里头读书都要用些什么东西?”

    方尚宫也用轻松的口气回答:“奴婢也不太懂这些,回头倒要跟白公公请教一二。皇上当年去念书的时候他应该已经跟着伺候了,要预备什么东西保不齐他还记得一清二楚呢。”

    “这么多年的事情了,他还能记着?”

    方尚宫笑着说:“您只管放心吧,白公公那个人旁的事就算记不得,跟皇上有关的事情他一准儿记得。”

    说话功夫皇上已经领着孩子们回来了,怀里抱一个二皇子,背上还背着已经打起瞌睡的玉瑶公主,大皇子身为兄长,不能象弟弟妹妹们那样撒娇,又也想和皇上多亲近,就牵着皇上的一截袖子,这一大三小拖拖拉拉进了屋,谢宁看着吓了一跳,赶紧上前去把二皇子接过来抱着,皇上这才腾出手把玉瑶公主也从放下来交给了宫人抱走。

    “您怎么自己这么背着抱着?哪里顾得过来?”

    “他们这才有多重,难道朕还扛不动他们?”

    “没人说您扛不动。”谢宁抱着沉甸甸的胖儿子,忍着笑说:“可是您把奴婢们的活儿都抢着做了,她们心里该琢磨您是不是要裁减人手了呢,该有多惶恐啊。”

    说到人手,她又想起来了:“应汿要去读书,伴读也应该有两个吧?就算书英算一个,那还差着一个呢。皇上当年伴读是怎么挑的?”

    “朕当年是太后给指了两个人,都是太后娘家的子侄。”皇上说起这事来神情平和从容,显然已经不把当初被太后操纵摆布的事情放在心上了。

    按说给皇上做过伴读,那前程一准儿错不了。但谢宁一直没有听人提起过这两位曾经的伴读人选,大概他们是真的不合皇上心意。

    谢宁问:“那皇上心里现在有中意的人选吗?”

    “朕也想过,和应汿年纪差不多的未必有他懂事,朕想给他再找两个年长些稳重些的。”

    “那也得和应汿投缘才好啊。”

    “这个容易,后日朕把人召进宫来,让应汿看一看,让他自己挑个合眼缘的。”

    谢宁也希望应汿能有两个贴心的同伴陪着,虽然皇上已经给他安排了四个小太监平时陪伴他,但这和伴读可不是一回事。能有年纪差不多的伙伴陪着,应汿说不定能变得更开朗活泼些。

    当然皇上说的也没有错,年长些稳重些的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