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049章 仙器之谜(上)

倒是红雪要多加注意,你和吕笛的情况差不多……”

    “啊……这又是为什么?”朱红雪惊道。

    苏择笑了笑,解释道:“这就是和你们的法宝有关的问题……”,

    “……【小蚩尤旗】、【太岁破军铠】还有【玄天录】,都是具有高级灵智的法宝,有它们从旁护持,所以不会有什么问题。就算有了走火入魔的前兆,它们也会自动提醒……而你的【青云纯光剑】,还有吕笛的【十绝神雷灭魔阵图】,只有低级灵智,没有主动性思维,所以别指望它们会主动提醒你们……”

    “啊~~~还有这种事?”朱红雪下巴都快掉下来了。他郁闷的说道:“……这太不公平了……都是仙器,为什么会这样?”

    “……呵呵,这就要问当年的制作者了。”苏择摊摊手,说道:“……各人的设计思路不同,炼制的法宝自然也大不相同。虽说从灵器等级开始的法宝,就可以拥有高级灵智,但是开启法宝的灵智,却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而且这灵智的提升,是越到后面越困难……”

    苏择耐心的解释起来。他自从进入金丹期之后,智力和理解力都大幅度上升,就开始大量阅读圣道会以及【诸天云鉴】中保留的那些秘籍。后来又在司命凝聚“仲裁者”神职时,趁机得窥种种“大道”的投影,更是大有所得。

    现在他在修炼的理论上面,已经不知不觉的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别看他现在还仅仅是金丹期修为,但是论眼界和理论修养,就连阳神真仙也不一定比得上了。

    他现在就是向道友们介绍关于法宝的一些书本之外的知识。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各种技术的传承,都是最讲究保密的,各门各派都是敝帚自珍,有点儿什么好东西,都是藏着捂着的。就连师父教徒弟,都喜欢留一手。

    虽然这些人也会给后人留下些秘籍、指导书什么的,但是别忘了,其中最关键的部分,却往往都不会记在这些秘籍中,所以古代才有“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的说法。

    修真界的风气也是如此,所谓“法不传六耳”,“口传心授”等说法,就是最好的写照。要是指望能照着那些修真秘籍,在家里宅着闭门造车,就能修成大道,那纯粹是做梦。

    当然,到了现代社会,风气就完全不同了,大家讲究的是“信息交流”,所以才会有“圣道会”这种,专门以传播、整理和完善秘籍的组织出现。要是换在以前,像“圣道会”这种专门玩秘籍的组织,恐怕早就被人轰杀至渣了。

    现代社会的修真者们,哪里还有什么古代那种可笑的门户之见?网上有大把大把的秘籍,几十块钱就能买一本纸质秘籍,还有很多不要钱的电子版可供下载,完全是任君选择。而且还有海量的修真论坛,可供道友们讨论交流。

    古代的修真者再聪明,恐怕也想不到社会风气居然会发展这样。他们再牛逼,那也只有一个脑子,现代修真者们就算修为再废柴,但在智商上,是不可能逊于古人的。古人能想到的东西,那么现代人也是能想到,所以很多古代秘籍上被人为保密或省略的东西,不断的被揭秘和复原。

    至于那种说“今不如古”的说法,纯粹就是忽悠人的自虐说辞,要是按他们的逻辑,最先进的生物应该是蓝藻才对,这十几亿年的进化史那还真是白瞎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再复杂再晦涩的秘籍,也架不住人多啊。“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在众多道友们的集思广益之下,很多修行秘籍都被补完了。

    不过这种事情还是有局限性的,这个局限不是因为智商,而是由于修为所限。因为修真这玩意儿,还是讲究个等级差别的,要是修为水平不到,就算有爱因斯坦的智商,也是没办法去验证和体会。

    现在大伙的修为水平都很低,虽然去解密较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