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十四章 告状

老夫人停止了诵念,略抬了抬眼皮,不悦的问道:“何事?”

    刘嬷嬷是跟了杜老夫人几十年的老人,自是不惧,她陪着笑脸说道:“厨房里布下了晚膳,摆在水榭的亭子里,请您去用呢!”

    杜老夫人皱皱眉,淡然说道:“算了,如今天气炎热,实在胃口不佳。只用些碧梗荷叶粥即可。”

    刘嬷嬷看了一眼依然头也不抬,只专心抄写经书的杜如烟一眼,抿嘴一笑,说道:“知道老夫人您胃口不佳,厨房里今晚备下的都是斋菜,没有那么油腻。您好歹用上两口,总比成日里只喝粥要强些。”

    杜老夫人叹口气,说道:“说是斋菜,可厨房里哪次弄出来的不是厚厚一层油?要说斋菜,还是法华山脚下的斋菜堂弄出的才爽口。”

    刘嬷嬷笑道:“今儿掌勺的,可是特意到斋菜堂学来的手艺。老奴保证,老夫人今儿吃了要是对厨房里的斋菜还不满意,就扣老奴的月钱银子。”

    “你个老货。”杜老夫人一乐,指着刘嬷嬷对已经放下笔,露出一抹甜美微笑的杜如烟说道:“烟儿,你也亲耳听见了,可要做个人证。待会要是老身吃着不满意了,这老货的月钱银子就算是送与你买胭脂了。”

    杜如烟眨眨眼,娇笑道:“我可不敢要刘妈妈的月钱银子,她还要留着讨孙媳妇呢!”杜老夫人和刘嬷嬷都被她逗乐了,哈哈笑了起来。

    杜老夫人心情爽利了,也觉得腹中有了几分饥饿,于是她在杜如烟和刘嬷嬷的搀扶下,站起身慢慢的往淸心院的水榭走去。

    此刻天色已黑,位于水榭中间的湖心亭四角各挂上了一盏明亮的琉璃灯笼。廊下还放着两个海棠形的青铜香炉,里面燃的都是一些驱除蚊虫的香料。亭外是一湾碧绿清澈的湖水,一阵阵清风吹过。带来了一阵潮湿的凉风,倒是让人觉得身心舒爽。

    在亭子中央摆了一张不大的圆桌,桌上果然有一些非常精致的斋菜。什么素脆鳝,素三鲜,鱼香豆腐,百花素九孔,香酥素鸭块等等。这些居然都是斋菜堂的招牌菜。

    杜老夫人在桌前坐下,她扫了桌面一眼,惊讶的说道:“我竟不知。咱们镇国公府的厨房什么时候有了这样的手艺?”

    刘嬷嬷夹了一箸她平日里最爱吃的素脆鳝放在她面前的小碟子里,笑道:“您先尝尝好不好。”所谓素脆鳝其实是香菇切成条状,沾上太白-粉,拿油炸了。再淋上糖醋汁即可。吃着酸甜可口。很是开胃。

    杜老夫人夹起吃了,只觉得这道素脆鳝外焦里嫩,酸甜适中,一点都不油腻,非常的美味。她连吃了三块,才满意的放下手中的象牙箸,好奇的问道:“我记得以前厨房里也做过这道素脆鳝,可不管怎么弄都是油腻腻的。今儿怎么会做的和斋菜堂一样好?”

    刘嬷嬷见她吃的满意,便逗趣道:“老太太。您既说这道菜好,那当不当赏?”

    “当赏,当赏。”杜老夫人笑眯眯的说道:“你亲自拿二两银子,带上管事娘子一起,去厨房赏做这道素脆鳝的厨娘。”

    刘嬷嬷乐呵呵的对一直垂首笑而不语杜如烟说道:“小姐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谢老夫人赏。”然后又笑着对杜老夫人说道:“老夫人可猜错了,这一桌斋菜可不是出自厨娘之手。”

    杜老夫人一听,不由转头看向杜如烟,她诧异的问道:“难道这些菜都是你做的?”

    杜如烟脸上露出一抹羞涩的笑容,她低语道:“让老祖宗见笑了,在斋菜堂学了些皮毛而已。”她挽起袖子,又从那仙鹤纹的白底浅口碟子里夹了一箸素三鲜放在杜老夫人的碗中,说道:“那素脆鳝虽然好,却终究是油炸之物,不宜多吃。老祖宗还是吃吃这素三鲜,看合不合口味。”

    看着她这一举一动,杜老夫人满意的点点头,对还在一边乐呵的刘嬷嬷嗔怪的说道:“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