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三章 卫生院

直就是随时随地都在强调。这让学医的几个女孩子对于中药的辨识,让宁伯也不得不佩服。中医,弄懂了中药,基本上就懂了一半了。

    朱利安混在张家岭,其实也与朝廷对德国人以及传教不待见有关。张之洞在前几年对德国人还是很痴迷的,只是最近转向日本人。朱利安在中国不得志,似乎和汉口的天主教会也不是那么和谐,所以算是过一天算一天。

    袁芳已经能够熟练地和朱利安牧师交流,但是翻译德文比口语要好一点。借助德语词典,袁芳开始翻译德国医学书籍。这译书原本就是袁芳的专业。

    张春对西医的外科十分推崇,但是对内科却嗤之以鼻。而尽心尽力向宁伯讨教中医理论和辩证施治,这也带动了袁芳和学生们。这种思想激怒了朱利安老头。

    老头非要找张春理论。不过张春总是躲着他。朱利安老头在中国近几年非常不顺,好不容易有一群人认可自己的医术,不料只想向他学习解剖学,对于病理学、药理学、生理学总是提出一个莫名其妙的反对意见。所以朱利安老头总想找机会和张春谈谈。

    张春没时间理朱利安。他制定了一个长跑锻炼的路线,实际上是巡逻的路线。就是沿着南河、北广、牛头山绕上一圈。弯弯曲曲大概二十公里左右。在这个范围内是自己的领地。第一次带张天跑了一圈后。张春累得不行,因为丽质跑了两公里就赖在他背上了。

    因为速度不快,张天他们连喘气都不是那么急迫。于是张春就命令这几个家伙扛着步枪背着铁锹每天跑一圈,然后把这条线路修出两米宽的路出来。其实这没什么道理,就是为了折腾这几个小子。这几个人现在是全脱产训练,不折腾他们,对不起每天三餐饭。

    张春每天也会跑上一圈。二十公里,其实挺累的。特别是在丽质的拖累下。丽质其实从小就比张春身体好,每天的锻炼也没断过,跑不完全程,七八公里没问题。但是这丫头就是喜欢赖着张春,张春也没有办法。张春跑的时候,春丫从来不跟着跑。她都是晚上出去跑,速度比张迪他们快多了,真正的武林高手。所以对张春慢吞吞的跑步明显瞧不起。

    春丫也是全脱产训练的一个人。如果说张迪他们的训练是张春的三倍左右的话,春丫的训练强度是张迪他们十倍。这丫头练功走火入魔了。四五米高的城墙对于她来说,真的快到如履平地了。春丫的饭量比张迪他们大不说,还比张迪多吃一餐宵夜。张春越来越觉得,自己拼命种地,其实就是为了这几个吃货。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过得平平安安。

    夏收的时候,就算是张春只种了半幅小麦。产量也比金鸡岭高了一倍。这让张扬氏和张明义不得不重视自己的种植方式和农家肥的重要性。而且张家岭多收了一季豌豆和蚕豆。这让张家岭的孩子们的餐桌上丰富了起来。

    张家岭的棉花在六月份就开始点播,直接比一般人家早了一个半月。小麦收割时,地里的棉花已经五六片叶子了。这一年南张村的男女老少收完自己的庄稼后,都跑去给张家帮忙。因为张家还供应自己家的吃喝呢。

    南张村每户算是白拿了田地两成的收成,这已经比外面要划算。何况房子和农具耕牛都白用着,连田赋都是张春缴纳。这在其他村子是不可能的。

    这些钱农户们主要用来购置农具和生活用品,还略有盈余。夏收过后,这二十多户人家都开始在自己家做饭。虽然张春还是每月让张秀清从芹姨那里领每个月的口粮,但是基本上已经算是脱离了张家大院。

    当然,精耕细作也是从南张村管辖的水稻田和棉花地开始试验的。

    南张村在建房子的时候,就采用了统一的下水道系统,所有的粪肥都收集到了一起,并一起合作大规模沤制农家肥。张春建议张秀清采用合作社的模式,逐渐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