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四章 直皖战争

冲村附近发现了大型的磷矿后,董必武就到了荆门,兼任了荆门县县长,方新作为钟祥县副县长主持钟祥县的工作,成为了最年轻的副县长。另外一个就是年纪稍微大一些的张扬,他是京山县的副县长。

    董必武正在修建从钟祥到双河,钟祥到荆门的道路。那里依然采用了人海战术,没有办法,这些老百姓虽然分得了土地,但是短时间内,政府还是要负担他们的生活,并帮助他们积累一些必要的生活资料。

    而荆州邝荣光已经放弃了调查,他认为那里的矿床太小,没有开发的价值,还是以发展农业为主。

    七月直系和皖系的矛盾不可调和,直皖战争爆发。

    王占元本想沿江而上,拿下吴光新。但是刘英率领新组建的第三师猛攻汉川。这是车载火箭第一次出现在阵地前,孙传芳的部队被密集的火力覆盖,如果不是孙传芳早有防备,并没有在一线和汉川驻扎过多的部队,他的一个师就完了。

    张霖越出应城,偷袭安陆府,这次与刘英明着攻击不同,一下子吃掉了周边乡镇的三个守备团,连骨头都没吐出来,安陆府的守军朝不保夕。

    王占元大为恐慌,当天就派孙传芳前来求和。

    前去谈判的是毛石山,而张霖越撤回来替换了刘英对汉川的围困,两个人与孙传芳慢慢谈。主要是孙传芳要减少两地的驻军的问题。

    此时刘英已经偷偷到了荆州。

    刘英和顾明两个师,分别从荆门和荆州两路向宜昌进发,同时黎天才反攻宜昌,吴广新的部队根本就没有做多大的抵抗,要么溃散。要么投降。原来吴光新见势不妙直接带着家属坐船逃走了。

    黎天才占领了宜昌。刘英和顾明也不好再攻击,在枝江和当阳一线停了下来。刘英的部队刚刚组建,连日作战。已有些疲惫。所以留下来对俘虏进行的整编,大部分都裁撤了,只留下了一些还算合格兵员。

    黎天才因为还在和川军对峙,所以把一些刚刚俘虏的士兵稍微整编后就开赴前线去了。这造成宜昌大量的难民潮涌进枝江和当阳。蔡和森将荆州的干部拉到了枝江,开始配合刘英处理安置事宜。

    顾明偷袭宜城,吴佩孚完全没有想到张春敢四处出击,宜城的一个整编师被极短的时间活生生吃掉了。直到顾明兵临襄阳城下。吴佩孚才知道前线出了大事。

    吴佩孚通过还在与毛石山谈判的孙传芳表达停战意愿。

    毛石山电告顾明撤到了宜城,这才开始与吴佩孚和孙传芳协商实际控制线的问题。吴佩孚方面因为损失太大,河南陕西方向与皖系战斗不断。很快就接受了条件。孙传芳和张春打出了经验,虽然只剩下汉川一个孤城,但实际损失不大。加上汉川是武汉最后的屏障,不能不保。所以僵持着。毛石山干脆留张霖越与他胡搅蛮缠。自己到了宜城,他认为如果不打武汉,襄阳方向是最好的攻击方向。

    这次战争准备时间之长,战争实际发生时间之短,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全部只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如果算上黎天才控制的鄂西北,靖**实际上已经拿下了大半个湖北,声势骤升。只是靖**内部出现了一种诡异现象,因为几乎全胜不败的张春只是第四军的军长。靖**的司令黎天才如果不是张春帮助。连宜昌可能都拿得很困难。黎天才也知道自己无法左右张春,也无法影响张春与直系军阀和谈。所以两边实际上是处于独立不配合的状态。

    此时的张春还在孙桥到钟祥的路上。

    孙桥是孙镜的家乡。这里出产一种香米,被称作桥米。孙镜就请张春在他家做客。

    桥米的出产与水土和当地的小环境有关,同样的稻谷种植,甚至秧苗,出了那块地域,生长出来的大米的品质就差了很多。

    张春也只能羡慕,他一到香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