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八章 观念问题

明显。但是问题也很多,最主要的是这种肥料会使土壤酸化,氨在土壤中有挥发性,这两个过程都让土壤中的微生物大量死亡。最终的结果是使土壤内的生物活动减少,土地板结,肥力下降。所以我已经建议禁止这种化工原料被当成肥料使用。”

    朱安妮补充道:“不过这种化工原料,作为试剂盒专门培养酵母和一些喜欢氨源的微生物效果非常好。冶炼所利用它作为还原剂效果也不错。所以化工所也在尝试制造。以消耗发电厂和铜铁厂脱硫装置生产出来的硫酸。”

    “铜铁厂发现了一些能够在弱酸性物质里面生存并能够置换出铜铁等金属的微生物,用来处理低品位矿石效果不错。有些细菌在培养时也是嗜氨的。”

    张月总结道:“问题就在要防止农户为了短期的产量,而大量使用这种肥料。土壤中的腐殖层不是一年两年能够培养起来的,形成时间可能数百年上千年。可是这些肥田粉的使用,却在极短的时间将这种资料破坏得干干净净。而我们以前做的所有使农田土壤进化,肥力增加的措施都将毁于一旦。所以我还是建议,禁止进口这种纯化学的肥料。”

    对于农业技术,农学院有些方面已经达到了后世张春所在的农业所的高度。现在差的只是试验仪器和检测设备,如果在这上面有所突破,农学院甚至很快就会涉及到遗传研究和基因研究。

    所以张春对于张月她们除了表示支持,更多的恐怕只是利用后世无数次失败总结出来的经验让她们少走弯路以及财力和物力方面的支持了。

    整个过程邝荣光都皱着眉头。

    从实验室出来,张春就提议到山上走走。

    荆州和荆门、襄阳一带,历来都是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地方。这里的士绅阶层曾经非常发达,只是近几十年来,从太平军到捻军,刘英起义到黎天才,几乎都在军队来回争夺的核心地区,大量士绅阶层都要到武汉避祸,大量的土地被廉价出卖。土地从高度集中,有了一定的分散。这两个地区的自耕农和家族式拥有一定土地的富裕农民比较多。

    这也是为什么筑路大军中有着为数不少的富家子弟的缘故,他们虽然拥有土地,但是并没有和地主一样脱离劳动。

    他们响应张春,不反对土地政策,是因为土地政策对他们伤害不大,甚至还能够让他们拥有的土地有所增加。

    就算是森林全部收回国有,但是并没有阻止他们进山采集山货,实际上让他们拥有了比以前更加广阔的山林。

    当然被伤害利益的还是有。那就是大地主。

    杨湾的这片山林就是一个姓杨的大地主的。他曾经带着乡团和顾明对抗,结局自然不好。据说杨湾埋掉了三百多具尸体。军队虽然走了,但是研究组和工作组的人可都是带着枪来的。

    “在这一代我得到过杨先生很多支持,没想到有这样的结局。”邝荣光叹了口气。

    “知道他为什么率领乡团抵抗吗?要知道他在顾明的后方,不谈其它,只为了保住后路,顾明就不允许有这样的威胁存在。”张春一边走一边问。

    “杨先生拥有这里大部分的山林和土地,整个磷矿区几乎都在他家。从我到这里,杨先生就非常配合,而且杨先生在老百姓中风评不错,没有欺男霸女,欺压百姓的行为,对佃户也很照顾。”

    “呵呵,那就是为了利益。”

    “应该是,杨湾的乡团人数不少,有一两千人,除了步枪,还有机关枪和大炮。顾师长曾经让他投降,但是没有谈成。杨先生要求在他的地方不实行土地约法,不进行改革。难道我们不能和这样的开明绅士和平相处吗?”邝荣光苦笑了一下才说:“可是我现在明白了,至少新民大学的学生们不会允许杨先生存在。迟早他会被学生们逼反。”

    “喔?”张春问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