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二十六章 新时代的大门

要修桥补路,需要建立学堂。这些钱又回馈给了百姓,财税的八成都是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只有一两成用到了军队之上,不过就算是一两成,也比原来要多很多!”

    作为曾经掌握过数以亿计财富的人来说,顾振华非常清楚,财富只有流动起来,才有真正的意义,掌控比起拥有更有价值!

    财富就是一种力量,征收上来花费出去,这就是国家力量的彰显。只是明朝有一点非常悲催,老朱一直以农民的质朴观念,像是打理田地一样,在打理大明朝。

    老朱认为把税收上来,还要发下去,简直是脱裤子放屁,因此他干脆让地方截留住足够的,剩下再交上去。如此一来就造成了财政先天不足,加上后世子孙窝囊,就再也没有扭转了。

    顾振华展示给朱慈烺的一切,说白了就是两种文明的对比,工业和农业!

    以河南一省之力,比肩整个大明,并不是痴人说梦。就拿鸦片战争之前的英国和满清来说,1840年,大英帝国的年度财政收入接近9000万英镑,折成中国当时库平银,约为2.4-2.7亿两,而当时大清帝国的财政收入则为4500万两白银,英国的财政收入约为大清的6倍,其年度军费预算正好与大清的年度财政收入相当。当时的英国,也不过是相当于满清的一个省大小而已。

    至于后世说什么满清“鸡的屁”世界第一,那就更是信口雌黄了。所谓第一是根据购买力平价估算的,在比较国力的时候,意义不大。而且农业“鸡的屁”和工业“鸡的屁”完全是两个东西,一个是从地里刚挖出来的土豆,一个是高大上的薯片,差不多就是如此!

    工业社会除了产值比农业高很多之外,还有更厉害的一点,那就是运转速度更快。

    以农业税收为主的大明,一年夏秋两税,周期是以年计量的。可是工商业几乎天天没有中断,税收随时上缴,随时下发,效率几十倍的提升。因此可以大肆的建设工程,手笔之大,简直咋舌!

    朱慈烺默默的翻了几本账册,心脏承受着强烈的冲击。他仰望着天空,好不容易平复了一下心绪,才问道:“辽王,以朕观之,要想管理如此复杂的商业,只怕需要的人手相当惊人,这与轻徭薄赋恐怕有些冲击啊?”

    “陛下,臣斗胆说一句,好的朝廷像什么呢,就像是酒楼里面的小二!”

    这个比喻朱慈烺闻所未闻,顿时笑道:“辽王,这怎么讲啊?”

    “坐在酒楼里面,最舒心的小二是需要的时候,马上出现在眼前。不能怎么叫都不来,也不能没叫的时候,在身边来回晃,让人厌恶!”

    戴莹想了想,忍不住抚掌笑道:“辽王殿下说的精辟,小奴以为说的就是一个度!朝廷该管的事情就要管起来,不能因为轻徭薄赋,就把责任给推卸到!”

    “公公圣明,士绅集团抢走了太多朝廷的权力,结果让朝廷和天下万民有了隔阂。满朝衮衮诸公,嘴里的民,就是士绅,就是读书人。而其他的百姓差不多和奴隶一样,可以予求予取,如此流寇安能不猖獗啊!”

    朱慈烺一声长叹:“俗话说官逼民反,看来真是朱家失德,才让百姓不得不反。如此想来闯贼和献贼也并非罪在不赦,辽王给献贼留下了全尸,也是应该的!”

    “多谢陛下体谅!”

    顾振华陪着朱慈烺在政务院走了一圈,又到了对面的参谋部看了看。

    安**整个运行体系就像是精密的西洋座钟一般,种种资料送进来,经过层层处理。幕僚智囊制定相应的方略,主管官员咨询评估,做出选择,上报通过,施行之后,还有评估利害得失,进一步决定如何调整。

    看到了这里,朱慈烺也终于明白了,怪不得顾振华敢一口说出把军权交给自己呢!

    其实顾振华早有了底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