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二章 命里犯贱

正站在点将台,立即下跪高呼,“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常浩对大家拜见自己的这种感觉很享受,特别是三呼千岁的声音,有一种俯视众生的感觉,其实这是前世的**丝思想作祟。

    实际上,在大明朝的宗室令中,藩王在封地也有许多限制,如严禁拥有兵丁,如二王不得相见;不得擅离封地;即使出城省墓,也要申请,得到允许后才能成行;如无故出城游玩,地方官要及时上奏,有关官员全部从重杖罪,文官直至罢官,武官降级调边疆;藩王除了生辰外,不得会有司饮酒;王府发放一应事务,地方官要立即奏闻,必待钦准,方许奉行,否则治以重罪。王府官亦改用高年不第举人、落职知县等担任,成了位置闲散之地。对宗室的约束还有:不得预四民之业,仕宦永绝,农商莫通。不得到京师,如有出城越关到京师的,即奏请先革为庶人,然后发往凤阳高墙圈禁,同行之人,发往极边的卫所永远充军。宗室不得擅离境外,有居住乡村者,虽百里之外,十日必三次到府画卯,如果一期不到,即拘墩锁,下审理所,定罪议罚。从郡王至仪宾以下,不得与文武官员往来交结及岁时宴会。请名、请婚也很严格,未经请准,只能呼乳名,不得婚嫁,以致走京游棍以请名、请婚为由乘机勒索宗室钱财,导致许多宗室壮年以后都未能请到名字、成婚。

    由于宗藩条例多,宗室动辄得咎,被废为庶人的不少。藩王势力经过多次、多方面的削夺之后,已绝对不能与皇权对抗,皇族内部武力夺位的可能性在正德以后已经消失。那些好饮醇酒、近妇人的藩王,因其对朝廷没有威胁而被称为“贤王”,受到奖励。宗室成了不农不仕、啖民脂膏、被软禁于封地内的典型寄生阶层。

    现在由于新旧皇位更替,国家社稷环境险恶,官吏不靖,生灵涂炭,内外交困,朱常浩才能钻空子,发展自己的羽翼。

    从这一点上来说,朱常浩其实可称为奸王,或者贱王,之不过这个王不喜欢做皇帝而已。《道德经》里面有这样的话语,‘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朱常浩不想当候,他想成为一个隐藏在暗处的一个皇者,这个皇者明面上的身份为:大明瑞王。

    朱常浩紧了紧腰带,暗暗地呼了一口气。忽然,他想起了二十世纪,太祖爷在抗大讲话的情景,灵光一闪,这厮立即左手插在腰里,右手微微扬起,说道,“弟兄们请起,我是就藩于南郑的大明瑞王,,今天在这里,本王有话要说。

    你们作为本王的安民队,本王已经把你们当做弟兄看待,只要本王有口饭吃,诸位就不会饿肚子。也许大家明白,近几年来,大明遭受了一些天灾**,干旱蝗虫,皇帝陛下也祭天求雨,但苍天不仁,未有甘露降下…孤王悲天悯人,特地支粥棚,安置灾民于南郑五万,后又不惜触犯天颜,将一些受灾的百姓转往西蜀。”

    说道这里,朱常浩的眼圈有些发红,刚好他面对着秋日的夕阳,眼尖的安民队队员,看见朱常浩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而且,声音这时也变得有些低沉,哽咽,好像受了很大的委屈似的。

    大校场上,朱常浩继续说道,“想必在场的弟兄们也明白,这里面三千余人,其实是三千多户的家庭得到救助。可惜的是,本王就藩到南郑只有半年多时间,家底浅薄,无能为力啊。到现在,本王看到城外的堆堆坟茔,心里就暗恨自己,当时为什么不多救一些百姓,唉……”

    这一声荡气回肠的长叹还未结束,突然,朱常浩不顾点将台上的尘土泥沙,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嘴里撕心离肺的哭道,“弟兄们啊,今天我朱常浩跪在这里,就是希望诸位能够刻苦习练,多练杀敌本领,保卫我们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不受敌人和强盗的侵害。在场的兄弟们也是二十左右的少年郎,切莫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啊!

    弟兄们,希望大家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