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十章 成功了

    这些东西按照孙传庭的意思,是不要的,辛亏宋献策前去查看,直接将王府里面所有的非金银器之类的东西全部给清扫了。

    就这些东西,整整装了一百多辆马车,就这一百多辆马车,他所拥有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毕竟在成祖时期,好多书卷字画被皇室收藏了,好多书卷集成了一部大作,叫做《永乐大典》,但还有更多的书没有被编撰进去,流落在皇室各个房间中。

    后来,万历皇帝最宠爱的郑贵妃,也就是福王朱常洵的生母,有一次,只有九岁的朱常洵对万历皇帝说道,“父皇,儿臣最喜欢读书了,儿臣发现宫里面有好多逸散的书,那些书听娘亲说,都是成祖爷搜集来的天下孤本,可是,好多孤本都没有人去看,有些都已经生了蛀虫,儿臣心疼啊。”说着,这个只有九岁的皇子朱常洵还挤出来几滴眼泪。

    看到此幕的万历皇帝朱翊钧是龙颜大悦,下了个口谕说道,“着大内总管,将皇宫之内,从成祖爷而来,所有逸散的图书,全部送到三皇子那里。”

    这道圣谕已发,历时三天,整个皇宫大内,就是一片鸡飞狗跳,近五千册的孤本,上古遗文全部都归到朱常洵手里了。

    要是按照原先的时空,李自成攻破洛阳后,将朱常洵点了天灯,福王府的这些孤本就被他们糟蹋了。

    李自成的流民过后,洛阳周边的百姓到王府里面看还能不能搜刮,捡漏一点东西,发现好多丝绢上大篆文字,还有一些发黄的纸片上,竟然有粪便。

    于是,有民谣就出来,“李闯王,点天灯,千古经卷擦屁股。”

    现在好了,这么多的经卷,古董,都被孙传庭的青龙军运到汉中去,这也避免了文化古籍上的一场浩劫了,历史从此就被朱常浩给改写了。

    酉时末,也就是早上七点钟的时候,福王府基本上留了一百万两白银,放在王府的密室里面,钥匙被朱常洵带着,然后留下银令和手令之后,孙传庭对王景生嘱咐道,“王管家,我们要带着王爷,王妃,还有世子走了,三天以后,我们会将王爷,王妃,世子他们完好如初的放回来,这银令和手令你也放好,还有,我已经让人将王爷亲自书写的奏折,也就是“这一次携带家私出游的奏折”六百里加急,报送给了京师,所以,你最好把嘴把圆,如果你说出的话和王爷奏折上的不一致,被千户和荆州指挥使司上奏给朝廷后,那就是欺君之罪,到时候,你这个管家,估计三族齐灭啊,嘿嘿,明白吗?”

    “明白,明白,小的知道怎样做了”,王景生点头哈腰地说道。

    “还有,三天以后,王爷会出现在嵩县,平顶,或者栾川三座县衙门前,到时候你们准备接收吧。”

    说完这话,抢劫福王府的事情尾巴基本上没有了,孙传庭直接将福王府一家三口押上马车,骑兵护卫,朝南边行去。

    巩义县的俞开义和刘正,也快要翻过伏牛山,到达白河口了。

    一旦到了白河口,那就上船了了,白河是一条从北往南流的一条河流。

    从南召县下来,就流过到了南阳,然后就是襄阳。

    一天一夜的时间,俞开义和刘正就到了襄阳的汇通榷市。

    刘正已经准备好了,连夜出发。

    本来荆州汉江这段,河道弯曲,险滩几多,但在刘正在当总管襄阳的这段时间,已经组织了十次夜间行船。

    基本上江面上的险滩,急流都已经摸索清楚了,让这五百万斤粮食,说实话,多滞留一天时间,就有一天的风险,连夜走就是最保险的。

    而且,汉江这里,晚上的东风很大,双桅帆船已经悬帆升起,船上的羊油灯全部点燃。

    整个帆船看起来就像火船一样,沿着东风,向西驶去。

    行船晚上可以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