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一十七章 船即国土食为天(求订阅)

/王灿感谢王爷”,俩个人跪下来说道。

    “恩,下去后,将‘北洋’两字让军中缝补匠做成你们的军旗。”

    “是,王爷”

    “你们两个近前来,本王有话要交待你们两人。”

    近前来的赵元义和王灿,在靠近朱常浩三尺的地方站定。朱常浩端详了两人一会,说道,“这次你们主要是站稳脚跟,对津京畿的商旅,有时候可以让他们夹带你们的私活,例如辽东地区的皮货,还有木材,就连他们的牛羊,而已可以贩卖,但切记,一定不要落下训练。”

    “是,我等谨记。”

    “那本王就放心了,上船吧。”

    在赵元义的口令声中,一千五百余人开始登船,准备。

    作为大舅哥的吴克善,现在看到襄阳的这一幕确实是惊呆了,一下子就出现了两万多人的队伍,其中陆师一万有二,水师八千余人。

    就襄阳和汉中现在的军事力量,就有五万人。

    但就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一个地方性的藩王,就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更让吴克善吃惊。

    但朱常浩丝毫不觉得,‘恰逢大明帝国晚期,人不如狗,大明现在最不缺的就是一些没有脱文盲的壮男,再说,这个时候也没有计划生育,孩子多,家口大,为了活下去,人群奔波四方,不然李自成和张献忠能搞起来吗?’

    现在话说回来,就这支水师的建立,朱常浩的临机一动让北洋水师早出现三百年。奠定了大明在帝国的黄昏时期,走向浴火重生,涅槃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上船后的水兵们都在看着朱常浩,但朱常浩也不能离开,一是为了送别这支水师;二是为了和自己的大舅哥做个话别,连王维都说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现在是大舅哥,那必须喝一晚自己的亲手端来的送行酒。

    朱常浩和吴克善在襄阳.水师码头上站着互相送别,吴喝了一碗送行清酒之后,也就离开了。

    战船开动了,铜号声和旗语同时打开挥舞,朱常浩看着宋献策,赵元义,王灿,吴克善向自己挥手,自己也情不自禁地挥动手儿,大呼“保重,凯旋而归。”

    结果船上的水兵和众人听到朱常浩的这话,立即跪下,大声呼道,“定不负王爷之意,必定凯旋,船即国土。”

    就在此刻,朱常浩突然意识到,“三十三艘战船,对,这次出去的都是战船,已经顺江而下,路上也有本王的手令和银牌,想必南京水师是不会为难的,毕竟成了本王的银令和手令之外,还有这只北洋水师的实力,科尔沁的族长的继承人,三个条件,三种实力展示,南京水师想必也会放行。”

    朱常浩思量到这里,发现战船已经看不见了,身边只有折忠信陪着,周围还有些老百姓远远地看着。

    朱常浩环顾了一下四周,说道,“老折,我们回去吧,将你们农务局的局长叫来,巳时正(上午十点),到督管府后堂来,本王有话要嘱咐。”

    “是,王爷,小的这就让人传令。”

    朱常浩回到后堂休息了一下,一看后堂里面的座钟,已经十点,心里在感叹总算有一点机械文明气息的时候,折忠信领着一名黑康康的汉子进来,此人年约四旬,见到朱常浩以后,立即下跪拜倒,大声说道,“卑职襄阳农务局局长秦如珍参见王爷,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恩,起来吧,看座,上茶。”

    朱常浩让秦如珍这一套手续下来,秦如珍很是激动,不过,还是没有忘记这次进来参见王爷的初衷。

    “不知道王爷唤卑职前来何事?”秦如珍很本分地说道。

    “本王叫你前来,就是给你们农务局安排一趟差事,不知道你这个当局长,听过玉米和红薯没有?”

    “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