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四十六章 做一名合格的搅屎棍(上)

官员心里装事变得诡异起来,朱常浩也就没心思吃酒了,再吃了两口菜,喝了一杯酒之后,借口天也已晚,说要整治宣慰使司衙门,和众人告辞。

    在醉仙楼下面,和登莱两府的官员告辞之后,朱常浩直接带着众人来到了已经荒废了十几年年的宣慰使司衙门。

    里面除了两名衙役之外,就剩下了一名师爷,也就是宣慰使司的文案师爷。

    三人站在衙门口的台阶前,看见正使大人的仪仗来了,立即跪在地上,向自己孝敬的主官叩头!

    朱常浩笑呵呵地让三人免礼,然后直接进入了宣慰使衙门。

    在师爷许思恩的带领下,朱常浩看了一下正堂,后堂,前后厢房,走廊,库房之后,开始让刘正和许思恩一起商议一下,这衙门的布置。

    朱常浩主要是看了一下仪门两边的布置后,让人打来了水,随便洗漱了一下后,再让人带着自己观察期整个衙门。

    这宣慰使衙门,是坐北朝南的,从北往南,依次是衙门后花园,接着是西厅,三堂和东厅,这东厅也是宣慰使司正使所住的宅院。

    在三堂前面,就是税库,刑钱夫子院,然后就是银局和正使的小厨房。

    再往南,就是二堂了,二堂的的左边是同知的的衙门,右边是副使的衙门,同知的衙门前边就是承发房,副使衙门前面是架格库。

    再往南,就是屏门和门房。

    接下来就是大堂,大堂两侧前面两侧是兵、刑、工,吏、户、礼六堂,在经过长长的甬道,左侧是吏舍,右侧是典史衙。

    接下来从西往东,分别是狱神庙,狱神庙对面,就是监狱。

    监狱左侧外间是女牢,后面是死牢,右边就是外监。监狱的右边,就是快班门,快班门的左边是皂班,右边是壮班。

    快班门前边就是衙神庙,土地祠,再前边是寅宾馆。

    而监狱前面只有一个膳馆。

    最后就是衙门的大门,然后是宣化坊和照壁。

    整个衙门走完了,除了留下三百亲卫作为宣慰使衙门的皂吏捕快后,其他两百余人,到了登州水师码头驻扎。

    朱常浩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从影视剧里面看到,那些县太爷,知府大人什么的,审案是非常威风的。现在自己也成了老爷,而且还是一名三品老爷。

    第二天决定开衙启印,到时候自己也过过这当老爷的瘾。

    想到这些,朱常浩立即连夜让许思恩进行人员分配,毕竟明天开衙,如果真的有人要击鼓鸣远,那自己这个青天大老爷还是要有所准备。

    问题是现在在登州府城里面,除了文登知县,还有登州知府,知府上面还有莱登巡抚,最后才是自己宣慰使司衙门。

    按照大明律报官的顺序,一定要从下往上,一级堆一级。

    如果在巡抚衙门告状,按照不成文的规定,那要打一百水火棍的。

    朱常浩决定,这个不成文的规定,自己这个宣慰使衙门是不会遵守的,但想到一天老是审案子,那岂不是累死。

    于是在第二天的宣慰使司的衙门告示上,写到,“本宣慰使司衙门今日开衙,每月的逢一、四、七的日子必会开堂断案,不使百余水火棍,但禁止诬告,一旦出现诬告,那必会补足这百余水火棍。”

    可惜两天以后才是十一,朱常浩才有开堂会审的机会。

    接下来就让许思恩将衙门里面的最后三年的卷宗拿来,朱常浩让刘正和徐拂一起查阅。

    “老刘,拂拂,如果发现里面有奇异或者不符合常理的卷宗,给本王挑出来。”

    “是,王爷”

    一个早上,朱常浩一人才看了半年的卷宗,就感到眼睛发涩。

    而且,越看心里的怒火越大。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