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87章 七边土政,涨姿势了

县,怀仁,最后抵达了大同府。

    大同府的总兵满贵,这会身上的伤基本上也还利落了。如果按照原先的历史脉络,这满贵就在去年腊月的京师保卫战就玩完了,想不到自己大发神威,将此人救了下来,看来历史已经改变了。

    满贵见到朱常浩很是感动,毕竟眼前的这位大明王爷是自己最佩服的人,文武双全,没有野心,不贪婪皇位,可以说是君子作风啊。

    满贵是不知道啊,朱常浩不是不想做皇帝,而是觉得做皇帝太累了。而且按照朱常浩的意思,以后皇帝只能是大明帝国的一个象征,自己会在大明变革完成之后,建立一个内阁,管理这个庞大来的帝国。

    既然皇上只是一个象征,按朱常浩是绝对不会去坐的,就像现在,自己在国内大肆推广土地变革,估计京师里面的那些大佬,言官们每天给皇上上的奏折,奏折纸估计就是当稚子的尿布都用不完了。但崇祯还不敢对朱常浩说什么,毕竟大明现在的经济命脉就在瑞王的手里,一旦瑞王停止供给京师,那大明的国库,绝对比御膳房都干净。

    在大同府,当晚的膳食也是很丰富的,这大同的煤矿,铁矿,还有御河、十里河、口泉河、淤泥河四条河流,对于实行大庄园种植业,还有炼钢产业是非常有利的,水量也不较大。另外,涵养水源的山脉也不少,有阴山南下的余脉,燕山,吕梁山,还有太行山,四大山脉像四条手,将大同围拢住,效果很是不错。

    朱常浩心里将大同的天时地利人和过滤了一遍之后,吃着大同的、大同羊杂、浑源凉粉、莜面、大同刀削面、阳高杏脯、苦荞茶、画眉驴肉,赞不绝口。

    吃完饭在后,满贵没有将朱常浩请进青楼里面喝花酒,而是在总兵府的后堂里,朱常浩带着四人,和总兵府的协守以上的官员,进行了座谈。

    朱常浩给他们讲了一下自己的自己的想法,除了灌输土地变革以外,还有军事变革,要对军户制进行默认的荒废,以后九边,差不多都要进行募兵制,而且,还要提高兵士们的地位,以及高额的军饷。

    这些还不算,朱常浩又给他们灌输了苏武牧羊北海边的故事,要让他们主动招兵买马,恢复大汉的荣光,在北海边信马由缰。

    说起这北海,现在是喀尔喀人和通古斯的争夺点,要想将北海,也就是贝加尔湖给纳入大明的实际控制的范围,满贵的热血都沸腾了。

    朱常浩看大同府的军心可用,决定给满贵两个军,十二万人的编制,让他恢复“天下兵士看大同”的荣光。

    这一次,就给大同镇十万斤小麦,还有大量的羊肉,以及一个师的火器,包括火铳,还有虎蹲炮等。

    满贵看着那堆满小山似的火器,粮食高兴的只搓手。

    在大同府休息了三天,顺便巡视了当地的大明皇家银行,驿站,王府商号之后,朱常浩起身到这次最后的一个边镇,宣府镇。

    宣府,又叫做宣化府,过去,这里一直有一个宣大总督,但自从京师保卫战之后,宣大总督刘守岁竟然还在京师,也不知道是不是要谋划一个好一点职位,守在京师活动呢!

    宣府总兵候世禄和朱常浩在京师保卫战中也是老相识了,在欢迎完朱常浩之后,在总兵府里面,候世禄向朱常浩介绍了宣府的一些职责。

    “王爷,我宣府镇分为六路。东路:东起永宁四海冶,北至靖安堡,边垣一百三十三里,边墩一百五十二座,冲口二十处。下北路:北起牧马堡东际大边,西抵样田,南至长安岭,边垣二百一十三里,边墩一百九十座,冲口二十一处。上北路:东至境安堡边,北至大边,西至金家庄,边垣二百六十一里。边墩三百六十三座,冲口四十七处。中路:东起赤城,西至张家口,边垣一百七十九里,边墩二百二九座,冲口一十三处。上西路,东起羊房堡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