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四十四章 为何有流民

   “大人,给陛下送年礼的人已经回来,几位公公和大人的年礼也都送到,陛下的回赐还等大人回府后按礼制接下,咱们送过去礼物的几位,都有回礼,礼单到时候也请大人验看,另外,秦馆宋姑娘、山东锦衣卫董千户、辽镇孙参将、宣府历副将都有礼物馈赠,天津卫各家商户年礼,也请大人验看……”

    孙大海本就是个管家的角色,他一项项禀报,王通抬手苦笑着打断,开口说道:

    “陛下和几位公公、几位大人的礼物我看看就是,其余的,你直接给宅子里还有各处当差的人都分下去,船厂和虎威军那边多分些……这些人怎么回事?”

    王通说了几句,却看到前面有许多穿着单薄衣衫的人,天津卫这边不允许有闲汉,大家有个收入,冬日里总要裹几件厚衣服,一看到这么多穿单薄衣服、破烂棉袄的,就知道不是本地的百姓。前面是个集市,却是天津卫的大菜市,之所以说大,是因为四里八乡的肉和菜都是先汇聚此地,再由此地分销天津卫各处。

    到了冬日,三江商行却有一项卖卖,就是在宣府和蓟镇两处,向塞外贩卖盐货和布匹以及各项杂货,换来塞外的牛羊。

    草原上每年的冬天就是地狱,一次严寒和大雪”草原上就会有不少小部落灭亡,平常年头也是艰难度过,一到冬天,天气苦寒,草料匿乏,为了保证健壮的牲口过冬,一些病弱的牲畜就必须要宰杀。

    这些被宰杀的牲畜牧民们自己吃用不了,来年开春又没有足够的盐货肺制,只能白白的丢掉。

    不过彼弃我取,如今的天津卫需要大量的副食品,每年到了年节时候,几个负责民生的官都要为没有足够的肉食愁,草原上这大批的宰杀牛羊,正好是补了这个缺口。

    三江商行的掌柜们得到了蓟镇边将的许可,用盐和布匹换取这些阜杀牛羊以及附带的毛皮,这些被宰杀的牛羊价钱压的很低,但将近五个月的冬天对草原上的部落来说,机动力变得很差很差,保持足够的盐货储备极为关键。

    彼此各取所需”三江商行这边固然赚了大便宜,可草原上的小部落把本来就不会有什么用处的东西换来宝贵的盐和布匹,他们也是乐意。

    许多小部落赶来了成群的牛羊宰杀贩卖,蓟镇靠北,冬日冷的早,牛羊冻起,一个冬天也不会腐坏,等下了几场大雪之后,就用牛马拉着大雪桅到天津卫这边来。

    这生意做的很大,连蓟镇上下今年吃肉都比往日多,光羊运到天津卫,卖的价钱比时价低了二分,利润却比屠户卖肉高了几倍。

    羊多肉多,天津卫手里有点钱的人也多,稍微像样的人家,谁不是买几片光羊回去吃到二月,去皮去下水的羊,一片就是从中剖开的一半,也有几十斤的份量,来买羊的自然不会自己背回去。

    外面这些穿着破烂的人就是替人搬运的,每有一人经过,这些人就会涌上来询问,买羊的挑几个走,他们背着在菜市中采买的副食离开。

    “都是些从河间府、真定府那边过来的破产百姓,他们在各处寻些杂活做,赚点糊口的钱,锦衣卫和保安军开始还驱赶了几次,后来临近过年,看着实在是可怜,索性由他们了,他们就是在三角淀和海河南边搭的窝棚,白日里过来,晚上捡点东西回去……”

    孙大海在这里解释,这些事却是不必要写进每日呈报中的,王通这段时间深居简出,偶尔出门一次也是快马奔驰,还真是没有注意到。

    看到眼前这景象,王通眉头就皱了起来,肃声又说道:

    “这么冷的天,他们就这么求生,岂不是会冻死饿死不少?”

    “入冬以来,冻死十五名,饿死的倒是未见。”

    王通又是奇怪,才冻死十五人,看看在这处菜市门前就有这么多,想必整今天津卫更多,才冻死十五人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