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五十九章 要钱,还是要脸?

每一次都是针对一个产业,空调、洗衣机、电视、冰箱轮流打。

    特别是在国内,仗着渠道、物流和采购成本低,科研力度强,基本将对手打的只能采购华银财团的配件体系。

    这就是东边不赚西边赚,家电不赚,面板、压缩机这边再赚回来,将对手打的没有余力搞科研。

    做生意,各有门道。

    徐腾和李东盛的门道就在于华腾高科不整体上市,用财团的利润在华腾高科做科研投资,支撑神州电器集团的技术进步。

    这么一路打了十几年下来,神州电器集团在高中低端都跻身国内第一,现在终于有能力靠自己的研发体系撑着场面,和华腾高科联合研发,不再完全依赖华腾高科的技术补贴。

    生意就是这么做的。

    李东盛在国内商界的辈份高,虽然不是华银财团的副理事长,地位也不输给李达霄,和徐腾谈话就是平起平坐,不用像史立荣、马那样谦卑。

    话说回来,做生意这种事,老李是徐腾的半个师傅,怎么搞人事,怎么搞物流,怎么搞渠道,这些东西都是老李倾囊相授,一起商量,为徐腾提供各种建议。

    国内家电市场这一块,老李暂时没有什么担忧,欧洲市场在兼并伊莱克斯后,基本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这一次,李东盛主要是和徐腾商量一下在东盟和美国的竞争策略,想要在东盟、美国,打垮日系、韩系,难度还是比较大的,美国电视市场基本是韩系的三星、lg独霸,日系和飞利浦都不行了。

    另一个问题是2015年兼并伊莱克斯之后,在国内市场的整合相对是很顺利,毕竟在国内,伊莱克斯的销量一直很差,在欧美的整合就很不顺利。

    李东盛还是老了,精力不够,他和徐腾看好的接班人董小姐,在国际化这个领域基本一无所知,只能在国内嚣张。

    怎么办?

    徐腾也不知道,讲真,他最近觉得董小姐到处开撕的太狠,虽说同行是冤家,但也不能所有竞争对手都开撕啊。

    两个人正聊着,王和谢晓培来了。

    晕。

    徐腾第一反应就不妙,这两人单个过来是好事,一起过来就肯定是坏事,结果还真被徐腾猜中了。

    王是与老李同级别的资深联席合伙人,地位肯定比谢晓培高,两人一同抵达徐腾的办公室,自然是王为主,率先和徐腾、李东盛打招唿,握手寒暄。

    “李教父,最近身体怎么样啊?咱们上次在沪州开年会的时候,你不是说腰疼吗,要不最近安排到咱们安仁医院看一看,疗养一段时间?”王笑呵呵的,也挺关心李东盛的情况,毕竟是多年至交了。

    想当年,王也是被迫加入华银财团,中间的调解人就是李东盛。

    一晃,十二年过去了。

    如今在博安集团董事长的席位上,王堪称是春风得意,号称是亲手打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万博集团的前身和目前的主要团队阵容都是他创立的,博安集团更是他上任的这十几年,一路崛起为世界500强和全球第一的国际医疗产业集团。

    华银aig财团目前的12位资深联席合伙人,李达霄、李东盛、王、梁纬艮四位算是最高的,严格来说,王的地位可能比李东盛更高一些。

    因为形势需要,华银财团会提升一位新的副理事长,相当于是徐腾在国内的专职代理人,负责与各个方面谈判协调。

    这个位置,目前唿声最高的人就是王,比之王,陈安邦、陈永年、邢利宾的水平和声望都差之一截。

    徐腾、李东盛、王、谢晓培四位联席合伙人,在徐腾这间48层办公室,临近玻璃墙幕的茶座里坐下来,彼此寒暄几句,话题很快就从徐腾刚才和李东盛交谈的家电产业,切入医疗产业

    -->>(第4/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