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7章 百战功成朝天阙(下)

的功劳,又赶上天子高兴,赠官也是等闲。”中年人听出了年轻官人背后的一丝嫉妒,举杯喝酒,遮住了嘴角的笑意。又问道:“那高遵裕呢?”

    “改了岷州刺史。”

    “岷州刺史?!他原来就是荣州刺史吧?”中年人奇怪的问着,怎么是平级转迁。疑huo中,脑中灵光一闪:“难道……!”

    年轻官人点着头:“正是那个难道,高遵裕西上閣ww.26dd.cnen使的本官的确是落职了。”

    “那他不就是正任官了?!”

    高遵裕原是荣州刺史,尽管与现在的同是刺史。不过不算品级,也不是正官,而是遥郡官,即是所谓的美官,只是好听的加衔而已。甚至一些老资格正七品的宫苑诸使,连横班都没入,照样能得个观察使、团练使的遥郡加衔。而正任官有多贵重,端看英宗皇帝就知道了,他正式成为储君前,虽然仁宗早已属意于他,也不过才是正任官第四级的团练使,比高遵裕现在只高一级。

    高遵裕原本的荣州刺史,因为尚有西上閣ww.26dd.cnen使被落职,那改封的正五品岷州刺史便成为了他新的寄禄官,也就是计算品级和俸禄的本官。

    “西上閣ww.26dd.cnen使是横班倒数第二级,现在他跳到正任刺史上,一下跳了五六级啊!”中年人为高遵裕加官进爵的度感慨着。

    xiao使臣,大使臣,宫苑诸使,横班,然后才是正任官,这是武将的本官官阶的迁转顺序。高遵裕原本站在横班的倒数第二阶上,地位已经很高了,还在当年在秦凤路任职的向宝之上。但已经身处如此高位,竟然还能一跳五六级,未免太惊人了一点。

    “……多半还是靠了太后……”年轻官人消息灵通得仿佛能知道东京城的任何一个角落生的事情,“听说前些日子因为市易法的事,官家顶撞了一下太后,现在回过头来就是给高遵裕加了正任刺史。”

    中年摇了摇头,宫廷之事能不说就不说,虽然此处可算是si密,但毕竟还是公开场合,说不定隔墙有耳。

    “高遵裕都成了正任官……那韩冈呢?抗旨矫诏的事都做下来,硬是保了河州半个月,不至于坏了河湟大局。现在应当少不了他的赏赐吧……”

    “赏赐是有,从太子中允升到了国子监博士----只是若是他能有出身,那就是太常博士了----种菜园的韩冈之父,也得到了加官,说是指挥屯田有力。不过诏书中还命韩冈随着王韶上京诣阙,但却给他给堆了。”

    中年听到最后一句却是皱眉不解:“该不会抗旨抗上了瘾……”

    “韩冈是要去秦州参加举试,早就上请锁厅了,现在没时间上京。”

    “这话说的,面见天子说不定能给赐个进士头衔。”中年人半开玩笑,从他轻松的口气看,也是不当真的。

    年轻官人却一下当了真,顿时就变得严肃起来:“就算宰相的亲弟弟,要想被赐进士出身,好歹也要有几十卷的文章,韩冈有什么?沙盘、军棋、医yao、还有争战、转运,这功劳算算倒是不少,但哪个能配上进士的?……进士科为国抡才,讲究的是一个‘文’字。就算天子要赐他进士,也得先过了御史一关,还得要学士院那里不封驳。”

    中年人为着年轻官人的ji动又笑了。不过他说的也有道理,王安国靠了五十卷文章得到一个进士头衔,si下里都没少人说怪话。韩冈一卷文章都没有,凭什么生受一个进士,有功劳,赐钱、赐物、加官便是,金榜题名的光荣,的确是拓边蛮荒所不能比的,更不能代换。

    年轻人道:“韩冈三年忠勤王事,从布衣而入朝官,这是他应得的。可狄斑儿去了一趟广南回来,也没听说天子因为他平了侬智高之1uan,给他一个进士出身。韩冈又如何够资格?”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