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0章 帝乡尘云迷(三)

参坐镇京中,黄河当不至于为患。”

    束水攻沙的治河方略的确是自己的提议,但天子就算不采用,韩冈也不会太过放在心上。开封一段的黄河堤坝已经修过了,但洛阳、大名的还没有完工,而黄河北岸的大堤甚至没有动工。外堤还没有修好,内堤就更是没影的事。

    韩冈本来就做过预计,整修黄河中段,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韩冈不信黄河日后会不泛滥、不破堤,等到出了事,他的方略还是要提上台面来,根本不必急于一事。想拿这个当做jiao换条件,未免太过欺人了。

    吕惠卿心中一叹,果然韩冈不是这么简单就能收服的。“欲昆任府界提点,所行诸事,安民无数,后人当效之。如今河北流民皆安然北返,在京者已寥寥无几。让天子、两宫安居无忧,此是欲昆之力。”

    韩冈谦虚着:“大参之赞,韩冈愧不敢当。上有天子朝廷还有开封府指挥,韩冈也只是跑跑tui而已。”

    “欲昆却是太自谦了。”吕惠卿笑道:“欲昆之材,世所罕有,非是一州一县所能容。”

    韩冈身处新党之中,与吕惠卿和章惇是没有竞争关系的。年龄相隔太远,吕惠卿能因为升任参知政事,从右正言一跃成为右谏议大夫,韩冈就不可能。他只能按部就班的一步步走,三十多岁成为执政有先例,可未到而立就入政事堂,未免太骇人听闻了。

    既然没有竞争,吕惠卿当然乐于拉拢扶持韩冈,来稳定自己的根基。

    只是韩冈有自己的想法,他的地位不是因为希合上意、附和新法,靠着天子、王安石赏赐而来,而是自己一拳一脚拼杀出来的。旧党重臣能说当着赵顼的面说吕惠卿等人是新进xiao臣,但他们的弹章中有几个敢说韩冈是幸进之辈?不怕天子直接批回去?!

    韩冈的一桩桩功业,许多身居高位的大臣都没能做到,他晋升之,立国以来难有匹敌,是仗着功劳成就,而不是哪人的看顾。韩冈这段时间来,已经受过不少弹劾,但其中的最为ji烈的言辞,也只是集中在行事的手段和他的人品道德,而不是能力和功绩上。

    这就是韩冈的底气,让他可以抬眼直面吕惠卿投来的锋锐视线:“韩冈浅薄之材,为一府界提点尚且不足,惹来众多议论。到了天子面前,还得先行请罪,哪敢有非分之想。”

    他在京府立此大功,擢升入朝本是应有之理,哪有什么必要承吕惠卿的人情?要想来拉拢人,得先拿出点实在的东西来。他也不是只有投靠吕惠卿一条路可走,毕竟他吕吉甫还不是宰相。

    韩冈说得足够坦白,话中之意,吕惠卿不可能听不明白。

    将猛然腾起的不快之意压在心底,吕惠卿微笑起来,端起茶盅:“欲昆还是这般谦虚。”

    一番长谈之后,韩冈告辞离开。吕惠卿降阶相送,给足了韩冈脸面。

    等他送了韩冈回来,一人从屏风后转出,是吕惠卿的二弟吕和卿,“大哥,韩冈此子似有异心啊……”

    吕惠卿沉着脸坐了下来。

    虽然经过时间不短的谈话,但这番谈话中,韩冈的态度依然不明确。

    唯一能肯定的,是韩冈支持新法----这个时候,他不可能在背离新党。但韩冈会不会以自己马是瞻,吕惠卿却没有把握,甚至已经不抱希望。

    吕升卿在后面听到了全部对话,对韩冈的态度很不快,“韩冈桀骜不驯,宁可与其反目,也不能把腹心之患留在朝堂中。”

    吕惠卿摇了摇头,“此事不妥。”

    不能容人者无亲,吕惠卿虽然权欲旺盛,可还不至于无法容忍韩冈今天表现出来的独立xing。

    在王安石的面前,韩冈就一直是这个态度,始终都没有变过。要是今天突然变成了满口谀词,吕惠卿反而要警惕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