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章 礼天祈民康(五)

,朝中比比皆是。冯京都五十多岁了,照样康健如旧日。更别说有名的张三影【张先】,已经七十多岁了,可前两天随着新的词作传到京城,又听说他新纳了一房xiao妾。

    韩冈----蔡确见过多次,想必冯京也见过。

    身强体健,不让武夫,甚至据说他能开石五硬弓。又是传说中的yao王弟子,不说他医术有多高,但如何保养肯定是有一手的。而赵顼则是一幅病弱态,身体一直都不算好,几乎每年都要病上一回。要比起寿数,韩冈压倒赵顼的机会,远远过之。

    但这话冯京能在天子面前说吗?能当着面说赵顼活不过韩冈?

    这个话,如果有人敢对天子说,而不是si下里抱怨。那只会是包拯,不会是冯京。

    蔡确很头疼,他可以跟宰相为敌,因为上面还有一个皇帝。要违逆天子的心意当然没问题,这是表现他作为御史的气节的好机会,蔡确不是没有做过,也因此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但高回报的同时,必然有着高风险。顶撞天子那也是要看时间地点的,万一有一点差错,那可就是ji飞蛋打。在蔡确看来,眼下绝不是个恰当的时机。在韩冈圣眷未消的情况下,蔡确决不愿意明着跟他为敌。

    “少年得志,极易骄狂。如杨亿、胡旦之辈,少年成名,后事难终。”蔡确勉力顶着冯京的不快,“以蔡确愚见,还不如多说他的好话,极力举荐,以重任委之,便可坐观其自败。”

    这算是什么主意!冯京阴沉着脸,指出了蔡确话中的破绽:“……别忘了,少年成名的还有晏元献在!”

    十四岁被赐进士的晏殊,最后官至宰相。仁宗朝时有名的富贵相公,太平宰相。‘梨hua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这等从平淡中隐透着富贵的词作,即便至宝丹王珪的堆金砌欲,也难以与之相比。他任官的闲适,即便是现在,也是让绝大多数官员深深羡慕的。

    谁能保证韩冈不是第二个晏殊?

    蔡确笑道:“晏同叔乃至诚君子,无事敢隐于天子。韩冈可是这等人?”

    蔡确这一回并不是在敷衍,在他眼中,晏元献的确是有着大智慧的人物,而不是寻常人的xiao聪明,韩冈聪明外显,很难比得上晏殊。

    晏殊之所以被真宗看重,就是因为他的诚实。以童子科被荐入朝面圣,看到真宗亲自出的诗赋题目之后,晏殊却说他前两日刚刚做过类似的题目,恳请真宗另行出题。

    到了在馆阁中任官之后,其他官员都喜欢出外参加宴会,日复一日。只有晏殊却留在家中读书。当真宗为太子寻找东宫官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晏殊----只因为他不喜饮宴,堪为太子之师----可晏殊到了朝堂上时,却很老实的说他之所以不参加宴会,是因为没有钱,若有钱,肯定也要去的。

    这样的诚实,反而让真宗更为看重。而且晏殊的这番言辞,又避免了得罪同僚----这叫做智慧,而不是聪明。

    晏殊的行为举止,深为蔡确所敬佩。若有可能,也想学上一学。

    而那边的冯京,他既然不喜韩冈,自是不会认为韩冈的人品有多少。心中有对人有了成见,不论什么地方都能看出奸猾狡诈来。蔡确说韩冈不如晏殊,冯京也不会有反对的意见。

    “韩冈当然比不上晏同叔,可其人善作伪,等他身败,国事当已被其人所1uan。”

    无论如何冯京都不能遂了韩绛、吕惠卿的心思,也不能让韩冈得意,否则他这位宰相就当真成了摆设,所以冯京要用到蔡确。

    “那也是日后的事了,现在说出来,谁又会相信?”蔡确知今日之事难善了,若不出个主意,可就是要开罪冯京了,“既然相公不愿意一同推举韩冈,那就先看着他会怎么答复天子----天子最近不是要见他吗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