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章 岂料虎啸返山陵(二)

,这是选择站队的时候了。今天殿上的争议不可能隐瞒起来,吕惠卿的私心也瞒不了明眼人,若是自己选择错误,就是彻底的开罪了王安石。而且韩冈的这番话,究竟是不是秉持了王安石的心意,章惇他也无法确定。

    在王安石和吕惠卿之间的犹豫只有一瞬,章惇也同样走出班列,转身对着天子:“臣亦愿以阖族xing命作保,王旁与谋反一案绝无瓜葛。但李士宁即涉谋反,就必须就此查个水落石出,还王安石父子一个清白。”

    站在前面的吕惠卿闻言身子猛然一震,背后传来的声音,让他只觉得双脚站立之处仿佛是虚悬在万丈深渊之上,空空dangdang,让他无处可以着力。

    章惇的背影映在韩冈的眼中,在唇角边得到了一丝欣慰的笑容,看来他的这位友人已经明白了过来。有了章惇的支持,京城中的新党成员,就不再只能听着吕惠卿的命令,而是有了更为恰当的选择。

    吕惠卿心中焦躁无比,邓绾该出来说话了,但御史中丞所在的方向却是没有任何声音传来。

    出来的是蔡确,“陛下,此案事关重大,确当根究。”

    吕惠卿的心冷了下去,现在他都只能盼着吴充出来。

    吴充他当然也要阻止王安石上京,只是他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是好。若说追究下去,王安石肯定是要进京了。若说不追究王旁涉案,他前面的话还摆在那里,站在近殿门出的那个灌园xiao儿,可正等他反口呢。

    韩冈冷眼看着殿上的一团1uan象,差点忍不住要大笑出声,实在是太可笑了。王安石还没回来,就让殿上1uan成了受了惊的猴山一般,要是当真回来了,又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都是韩冈的一句话造成的。王安石能不能上京,韩冈不敢保证。但他直接掀桌的行为,却能让殿上的所有人无法应对。从今天开始,朝堂上的政争就可以歇一歇了。而且有一件事,所有人应该都明白,外任的臣子是可以上书自请入京诣阙的。

    殿中的臣子各自上台表演,可就是天子的态度耐人寻味。

    不论臣子们在说什么,赵顼都是一言不,始终不肯给个回音。一直到了退朝的时候,他都没有为今日殿上的争辩做出评判。

    净鞭响起,内侍尖着嗓门唤着退朝,但韩绛却没有动。本应领着群臣恭送天子的相,直截了当对天子道:“陛下,臣有一事需奏禀,今日请留对。”

    一直以来在政事堂中存在感稀薄的韩绛,被冯京和吕惠卿bi得成了泥胎塑像的韩绛,竟然在这个时候开口,连韩冈都愣住了。

    “准!”赵顼开了金口,只吐出了一个字。但这个字却如黄钟大吕,在每一位臣子的心中掀起惊涛骇1ang。

    韩绛再怎么势力单薄,他都是宰相!说话的份量,怎么都不会太轻。尤其他现在自请留对,绝不会是为了说些家常话!

    天子在议事后留臣子下来很是常见,王安石甚至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每次议事之后都能被天子留下来说话。但臣子自请留对不同,自丁谓之后,很少有人这么做了。

    丁谓是真宗末年的权相。其人把持朝政,铲除异己,甚至陷害曾经举荐过自己的寇准,世人目之为奸相,却无人能奈何得了。但就是这名机敏多智,奸狡过人的宰相,却被人给用计谋害了。与丁谓同时为相的王曾,以过继儿子为借口,征得了丁谓的同意,自请留对。趁此良机与不满丁谓已久的章献刘太后联合起来,将其赶出了京城,贬去了琼州。

    王曾若不能自请留对,章献太后刘娥就不能知道政事堂中哪位是丁谓的反对者,投鼠忌器下,也不能下手对付丁谓。而当王曾主动留了下来,两人便是一拍即合,让丁谓败得不明不白。

    自此之后,重臣自请留对就少不了会有构陷同列的嫌疑,成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