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9章 此际风生翻离坎(上)

亮一样……”

    “原来如此,果然便如月之于地。”苏颂放声大笑:“那可要起个好名字了。”

    “沈存中近日也来信说他在土星周围发现了一圈圆环,使得土星看起来像个草帽。”韩冈微微笑道:“他手上的千里镜,肯定是最好的那一个等级。”

    “他也没耽搁啊。”苏颂感叹了一声,又自豪起来,“不过土星外的那一圈环,其实我也看到了,跟木星外的小星一样都不难发现。”

    韩冈点点头,“可惜沈存中xing子偏软,这一次的事张扬出去,他一时间肯定是不敢再在千里镜上用心了。”

    “背后论人可不好。”苏颂笑道。

    “那下次当着沈存中的面劝他好了。”

    苏颂笑了一声,又叹了起来:“本来还想向天子建议用千里镜来改进浑天仪,但现在给张商英这么一闹,事情可就难办了。”

    严令禁止对天文的研究,这是祖宗时留下来的法度,由此造成了北宋天文学和历法学严重落后,甚至不及辽国。苏颂出使辽国时,曾经因为大宋天文官对冬至的推算差了辽人一日,犯了大错,虽然他砌词搪塞过去,但大宋在天文和历法学上不及辽国,却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与其费神改造浑天仪,还不如先将千里镜造得更大一点。”韩冈道,“何况我可是主张宣夜说的。”

    “宣夜说……这个说法偏得很,其书早亡,只在《晋书》中留了一笔,也不知道是怎么翻出来的。”

    宣夜说宣称‘日月众星,自然浮生于虚空之中,其行其上,皆须气焉’。本来就只在《晋书》中出现过一次,而且是在很少有人愿意去研究的《天文志》中。

    士大夫的藏书都是有限的,能看到的书也是极有限的,远远比不上后世能轻易获得的资源。张载为了寻求天地至理,才从《晋书·天文志》中里找出这个观点,寻常的士人恐怕最多也就知道宣夜说这三个字,根本不会深入了解。

    “但宣夜说比之盖天和浑天,不是更近于事实?”韩冈反问。

    “那倒是。”苏颂点头,观天多年,尤其是开始用千里镜来观星后,更是确定浑天和盖天两说与事实不合。“不过要改过来,可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现在这样的情况。”

    “那就再等几年好了,反正是迟早的事。”韩冈看起来毫不挂心,“我现在倒想看看,张商英这一次张开口,到底会咬到谁人?”

    ……………………

    秋日难得一见的暴雨下了两日后刚停歇,东京城中的河渠中,都涌动着滚滚洪流。开封府正在计点在暴雨中毁损的房屋,不过对于朝臣们来说,由于天子特旨,倒成了难得的休息日。韩冈也趁机拜访了章惇。

    张商英的这一次上书,对韩冈本人并不会带来什么危害,就算是想罗织罪名,也得看看天子那里是什么想法。

    但眼下最大的问题,是韩冈可以借千里镜的发明权撇清自己,但世人眼中,他与千里镜还是脱不开关系的。由此一来赵顼对偏重于自然的气学的态度,肯定又会更添上一分成见。

    而且si习天文,不仅仅是谶纬异说能带来危害。天的本质被观察得越透彻,皇帝的天之元子这张画皮,也就越难披得上身子。这是动摇天子统治基础的威胁,赵顼这个皇帝到底有没有觉察到这一点,韩冈也没有多少把握。

    所以张商英在这方面做文章,韩冈很想知道他到底是出于什么用意。

    由于之前的事,韩冈觉得张商英的头脑有几分问题,但他也清楚张商英会这么做肯定是有其追求的利益。

    对章惇,韩冈直接了当的问着:“张商英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是想争一下殿中shi御史,眼下刚好有一个空缺。”枢密副使的耳目自是要比判太常寺灵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