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1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17)

他是不是耶律乙辛家奴,这让折干看到了一点希望。现如今,他所能依仗的身份只剩下这一条了。

    “那么贵主上的想法,副使应该是有所了解吧?”

    “尚父的心思,我等小人哪里能猜得出。”折干摇了摇头。只是见韩冈脸色一冷,他连忙又道,“不过耳提面命,多多少少还是知道的一点。”

    “那就好。”折干有求于己,韩冈自然不会放过,“那么贵主上对大宋和大辽之间的关系,是怎么看的?是想永享太平呢,还是准备决一雌雄?”

    “当然是太平的好!”

    “熙宁八年趁我朝困于灾荒,兴兵争代北地。熙宁十年,助西夏攻我丰州。元丰二年,夺占西夏半幅江山,我官军辛苦一场,所得却仅与贵国相当。到了今日,又首先兴兵南下,攻我军城。凡事种种,这就是尚父所求的太平吗?!”

    “……”折干一时无言,但惶惑的眼神却吗慢慢的变了。他发觉自己实在太弱势了,这样只会被人牵着走,不会有好结果。

    “我不是追究什么,现在需要的是解决问题。换个问法,那么副使觉得两国纷争最后变成战乱,对贵主上是有利还是不利?贵主上喜欢哪一个结果?”

    “尚父行事只是为了大辽。何事对大辽有利,尚父自然会选择哪个。”折干变得稍稍强硬起来。他一个家奴,为主上争取利益才是立身之本,就算全心全意投靠宋人,也不一定能保住xing命。

    “若贵主上行事只为大辽平安,那就更需要一个安稳了。”韩冈听得出来折干语气的变化,微微浅笑,他喜欢聪明人,“副使应该还记得吧,当年大宋困于元昊之叛,贵国也调兵边境。当时富相公奉旨出使,对兴宗皇帝道,南北通好,岁币年年不绝,尽归人主,是‘人主得其利,而臣下无所收获’。倘若宋辽开战,则‘利归臣下,而人主任其祸’。”

    韩冈之前就用近乎同样的理由说服了折干,现在老调重弹,自是为了更进一步的提醒他。但韩冈的话里却似乎有一样让折干心惊肉跳的深意。

    ‘人主’?!‘臣下’?!

    折干思路一乱,这个年轻的翰林学士是不是意有所指,还是在表明大宋的态度。

    韩冈却不耽搁,“如萧禧辈,贪功好利,只为一己之私,挟持贵主,方有了今日的局面。若贵国在兴灵的兵马不南下,我朝官军又如何会北上?如今的残局虽非贵主本意,乃是萧禧之流致祸,可七八年来,贵国种种行事真的对大辽有利吗?得到不过是毫末之利,丢掉的却是两国之间几十年积累的信任。即便这一回打不起来,但下一回呢?有那群贪心之辈逼着尚父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兵胁大宋,南北大战只是或迟或早的问题。”

    韩冈将责任往萧禧身上推,折干默默的听着,不发一言。

    “而且贵主上若是兴兵南下攻我大宋,真的能看到黄河南岸土地?若是败了,可就全完了。辽国国中,虎视眈眈的不知凡几。猛虎虽能慑服百兽,可一旦有伤有病,难以支撑,就是狐狸也能欺上门了。不过这也是贵主上一劳永逸的机会。”

    “可西平六州怎么办?”折干问道。

    这才是关键xing的问题。想要解决如今迫在眉睫的战乱,兴灵的归属必须有一个定论。

    “……总之先坐下来谈。与其打打杀杀,坐下来谈才符合大宋和大辽的利益。”韩冈说道,“要解决兴灵之事却也不难。我朝太祖皇帝曾经立封桩库,意欲以库中银绢赎买燕云故地,只可惜没能遂愿。如今效此法来解决兴灵之争,就看贵主上到底愿不愿意了。”

    他眼神变得锋锐起来,紧紧锁住折干:“兴灵和黑山河间地本来就是贵国空手得来,捡了我朝的便宜,如今黑山河间地是贵主的宫帐所在,我国无意夺取。但兴灵的归属……还是可以议论一下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