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3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七)



    放下奏章,向皇后隔着帘幕瞪着下面的李清臣,“吾前日也说过,要一切如常。六哥该上学就去上学,吾该去亲蚕就去亲蚕。河东、河北,从将帅到士卒都在拼命,可你们倒好,尽在添乱。是想做刘康义吗?!”

    ‘不是刘康义,是刘义康。彭城王刘义康。’张璪肚子里咕哝着,却不敢出声,唯恐皇后转移目标。

    看起来皇后是知道檀道济的,知道究竟是谁让那一位被谗言冤杀的刘宋名将,在临刑前喊出了‘毁汝万里长城’的怨愤之言。不过那当也是另有人跟皇后提起的,囫囵吞枣的记下了个故事、人名----还记错了。

    但皇后并不管那么多,她冷眼看着宰辅们:“国事危难,前线从将帅到士卒无不用命。谁敢在这时候主张议和,即是资敌!”

    ……………………

    走出了阴暗的地窖,司马光就不由得眯起了眼睛。

    春日午后的阳光很是和煦,但泛白的天光落在司马光的眼中,却还是不由得一阵头晕目眩。

    “君实?!”

    司马光站定了脚,冲一脸担心的老仆摇了摇头,示意自己没事。

    “不要让富德先久等了。”说着便往前院去。

    与富绍庭在庭中互相致礼,司马光便将韩国公富弼的儿子请入厅中坐下。

    待下人奉上茶汤,司马光便寒暄道:“韩公日来可好?”

    “劳宫师挂心,家严身体尚算康健。”

    司马光似乎不喜欢有人在他面前提到太子太师这个头衔。富绍庭话出口后,看到微皱起的眉头才反应过来。

    司马光眉头皱了一下便放了下来,又道:“前日韩公生辰,光未能登门道贺,还望恕罪。”

    “宫师哪里的话,送来的贺寿诗,以及那两部书稿,家严看了很是欢喜。”富绍庭仍用着之前让司马光心中不喜的称呼,若临时改了称呼,反而就会显得过于刻意了,“尤其是《稽古录》的书稿,家严是赞不绝口:言简意赅,可备讲筵。”

    司马光点点头,带着点苦涩的笑道:“那些是旧年的书稿,最近抽空整理了一下,能得韩公一言,也算是不枉一番辛苦。”

    富绍庭端起茶盏,垂下眼帘,掩去脸上略显尴尬的表情。

    自从在京中落败归乡,又钻进地洞里修书的司马光连着多月也不出门。现在看看,比之前瘦了不少,干枯得像根劈柴。世人见他如此,本以为是准备寄情于修书,谁想到还是打算战斗到底。

    一部《稽古录》是对《资治通鉴》的补充。《资治通鉴》是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为开篇。而《稽古录》则是从伏羲说到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取名自《尚书》开头的‘曰若稽古’一句。富弼对这本书的确很看得上眼。

    但司马光的另一部得到的评价就不一样了。名为《潜虚》,完完全全是跟气学打擂台的一本书。气学说太虚即气,而司马光则说‘万物皆祖于虚,生于气’,气自虚空中生来。其针锋相对之意极重。富弼对这一本书的评价很低,直接就批评司马光到现在都没抓住根子。

    气学在韩冈手中已变成了以实为本、以实为证的学问,以可以眼观的事实来证明气学要义的正确。就算司马光的《潜虚》这部书,看起来是想将易学的义理、象数两派合二为一,有着很大的气魄,也的确似乎走出了一条新路,但如果不能以实相攻,而仅止于空对空,最后的结果不过是落进故纸堆给人忘掉。

    富绍庭在司马光面前当然就不能这么说,但他只称赞《稽古录》,而不提《潜虚》,司马光也明白了富弼的看法。

    司马光暗自轻叹,等富绍庭放下茶盏,他又说道:“至于德先今日的来意,光已知晓。此为国事,光岂敢辞?!请上覆韩公,司马光知道了。花会之时,司马光必至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