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6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一)

没有改善,宰辅们便在王安石的率领下行礼告退。

    “平章,请留步。”

    赵顼眨着眼睛,通过杨戬,出言留下了王安石。

    王安石脚步停了,余光瞥了眼走在最后的韩绛、蔡确,然后立定弓腰:“臣遵旨。”

    不比之前与同僚共同拜见天子,王安石君前独对时,得到一张小园凳,离赵顼也更近了许多。

    关闭<广告>

    虽然赵顼现在的情况肯定不能与未发病之前相比,但比起王安石过去见识过的瘫痪的中风患者,无论从气色还是从身体状况上来说,都是要强出许多。

    王安石知道,这其中不仅仅是皇帝得到的照顾无微不至,也有自家女婿的功劳。

    勤翻身,勤擦洗,然后让人帮助活动肢体,以防四肢萎缩。这是韩冈留下来的医嘱。不施针药,却比贵重的药物都管用。

    理所当然,韩冈给赵顼的医嘱也流传了出去,成了世间照顾瘫痪病人的标准。医疗护理已经成了医学方面的一个大课题,甚至在如今的太医局都有专门设立一门护理科的想法。

    排开脑中的胡思乱想,打叠起精神,王安石等着赵顼的发话。

    皇帝只能通过眨眼来传话,故而问题都很简短,一字、两字、三字而已。当王安石听到杨戬翻着韵书,念出“平章辛苦”四个字,就楞了一下。

    “不敢。为君分忧,岂能称苦?”王安石等着赵顼的下文。

    “河……东……”

    王安石迟疑了一下,然后熟极而流的念着:“河东有韩冈镇守,辽军不得其门而入,陛下无需挂念河东。河北战局平稳,也是多亏了从河东派去的两万兵马。如今西北大胜,河东稳定,而河北有名将强兵,辽军也无从南下。这一仗,当不会再有反复。”

    奏报给赵顼的军情,大半是假,小半是真。弄到现在,很多时候不得不为了圆谎而撒更大的谎。

    王安石并不是有洁癖的人,当年主持变法时,欺上瞒下的事也没少做。可是现在,对着重病的皇帝公然撒谎,还是忍不住老脸微红。幸好面黑,看不出来。

    “令……婿……为……国……”

    “韩冈在河东,不过镇抚而已,比不得吕惠卿、郭逵的功劳。”

    王安石斟词酌句,生怕一不小心就会说漏口。

    这位皇帝本来就是极聪明的一个人,一句疏忽,说不定就能让他想通一切,找到真相。要不是xing格问题,必然会是一名留名青史的明君。

    只是可惜得很,当年割让河东北界的土地,被士林宣扬成割地七百里,纵然灭交趾、灭西夏、开拓河湟,武功远胜先代,可在天下人的心目中,依然被辽人压上一头。而这一回辽军入寇却被迫乞和,功劳却会被算在皇后头上。

    话说回来,商纣不仅有扛鼎之力,也是绝顶聪明,只可惜没用到正道上。辩足以饰非,材足以拒谏。故而众叛亲离,身死国灭。太过聪明的人,很难成为一个好皇帝,即便是唐太宗,到了晚年也差点英名尽丧----幸好死得早,而不是像其曾孙明皇一般活到了七十多。

    现在的这一位,心思用在臣子身上太多了,却忘了真正应该去关注的对象。即便没有发病,再过些年说不定会变得让人不敢相信是原来的皇帝。

    王安石正在捉摸着赵顼到底想说什么。

    方才进来时,他身边的小黄门可是正在给皇帝念着奏章上的贴黄。

    在过去,所谓的贴黄,只是在用白纸书写的奏疏、札子背后,大臣如意有未尽,以黄纸摘要另写,附于正文之后。不过这段时间以来,为了方便起见,变成了对全篇的总结归纳。

    臣子进奏的章疏往往字多语繁,在后面贴上一张小黄纸片,作为内容的简介,对帮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