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八)

他议定了各自的任务范围。王厚的位置离北门更近,如果已经拿下,也应该有着红旗挂起。

    不过当李信越过二大王府,向更北面的地方望过去后,却一片模糊。

    有烟的因素,也有距离的缘故。

    纵然都是内城,但从南面的朱雀门这边望过去,北面的旧封丘门和旧酸枣门也几乎已经看不清了,更别说约定好的暗号。

    李信皱了皱眉,放下千里镜,转头问狄贤,“这里有望远镜吧?”

    望远镜和千里镜,因为一个有禁令,属于军器,一个没有,可以民间使用,在世间分得很清楚。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反射式望远镜就不会用在军中。

    尤其是周围五十里的京师,拿在手中的单筒千里镜,只能照顾到周围的一两里的地方,再远就难了。

    为了能够更好的掌握京城中的点滴动静,朝廷从来都不会拒绝更先进的工具。

    “是。”狄贤回手指着背后的敌楼,“就在敌楼顶上,寻常夜里都在看着城里城外哪里有警。”

    一架大型的望远镜,不仅仅可以控制京城,也能起到潜火铺的作用。

    李信不多话,直接登楼。

    千里镜小而望远镜大,里面的原理有区别,但对李信来说,就是一个易于携带却只能看清周围一两里,另一个难以移动,但能够看到更远的地方。

    楼中的望远镜,大小比起李信在韩冈家里看到的新制望远镜也不差多少了,就是保养差了,楼中的地面也脏得很,都是斑斑痰迹,甚至还有尿味。

    李信从韩冈哪里听说过,苏枢密如何看重他家里的那具望远镜。只要不用,就会拿细绸缎缝制的布套给罩好,看得比儿子都重。若是今天换作苏颂上楼来,包管将管理不严的狄贤拖下去一阵乱棒。

    李信不是苏颂,并不在乎。转动镜筒,对准北方,低头看过去。

    来自镜中的景象,远比千里镜要清楚得多。

    首先映入李信眼中的是开宝寺的铁塔。

    十三层砖砌宝塔如宝剑般直插云霄,色泽深黯如铁。铁塔行云号为京中胜景。在望远镜中,每一层的门洞和琉璃瓦都能看得分明。

    看到了铁塔,就给李信指明了方向。微微调整了一下镜筒角度,就看见了内城城墙。

    开封府的外城城墙前几年才经过整修,但又被称为旧城的内城,却是年久失修,只有城门的周围方才完好。

    望远镜中的内城城墙,好些地方都有大片的墙体剥落,显得破败不堪。只看新旧程度,就能分得清内城与外城。

    沿着城墙横移过去,一座城门出现在镜中。

    旧封丘门。

    城门上的赤旗鲜艳夺目。

    再向西去。旧酸枣门上,一面红旗招展。

    而内城西北角,俗称金水门的天波门尚无变化,不过北面的两座主要城门已经拿下,剩下的最后一座也不会再拖多久。

    “看好了。”李信点了一名班直,“城中何处有乱,立刻来报。”

    安排了人手监视城中,李信随即下楼。

    城门控制在手,并不是为了防止叛逆的家属逃窜。逃出去几个也无妨,跑也跑不远。关键是要能够控制得住京城。守住了内城城门,不论外城内城,一旦有变立刻就能出动,更能阻隔内外交通,让叛逆的残党不至为乱。

    站在城头,脚下就是朱雀门。

    朱雀门的门额,嵌在青砖砌起的墙面中。

    朱雀之门四个大字,在城头上看不见,不过进出城门时,李信早看得多了。

    当年太祖皇帝经过朱雀门,看见门额上写得却是朱雀之门,便问赵普,为什么不直接写朱雀门,却要加一个‘之’字。

    赵普回答说:‘语助耳。’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