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十)

是因为支持新法,而在相位上一坐多年。王居卿虽是北人,他可也是铁杆的新党----因为旧党不要他。

    王居卿虽然才干卓异,而且也是进士出身,但没有一个显赫的家世,又没有结交过权臣,也不会以诗文会友,不论他在地方上做出多少成就,在变法之前,一直都被把持朝堂的旧党视为俗吏,可用而不可重用。

    司马光可以光说话不做事,因为他是儒臣。而王居卿为盐铁判官能做到‘公私便之’,做京东转运,能‘人颂其智’,在整治河防时,能让朝廷以他的规划为后世法度,但在旧党儒臣们眼中,他终究不过是一个言利至从官的俗吏。

    韩冈招聚旧党,可谓是神来之笔。但他也因此会失去许多新党中人的人心。像王居卿这样的官吏,只有在重视才干的新党之中才有他们发挥的余地。

    而且就他所知,王居卿的这一票早早的就为吕嘉问所预定,这将是吕嘉问的第八票。

    章惇等待着王中正宣布这最后的一票。

    熟练的打开选票折子,王中正先于任何人看到了王居卿的选择,微笑一现即收,

    “天章阁侍制,户部郎中,都大提举市易司王居卿----”他略略拖长了声调,迎上数百道迫不及待的目光,然后清晰的吐出了两个字:“韩冈!”

    相对于之前的骚然,现在的文德殿上一片寂静。

    事前已经与吕嘉问约定好的王居卿,背弃了诺言,将他的一票转投向了韩冈。

    第一次受到如此多的关注,王居卿抬着头,直直望着书写着姓名和选票的屏风。那名小黄门正提着笔,在韩冈的名下,补上最后一笔。

    第七票。

    至此尘埃落定。

    王中正放下了手上的折子,转身回来向太后缴旨。

    “韩卿七票,吕卿七票,曾卿和李卿各为六票,加上韩卿的一票弃票,总计二十七票。”向太后现在的语气听起来轻松了很多,“韩卿和吕卿并列头名无异议,同应入选。可曾卿和李卿也同样并列,平章,你说这第三人该如何选出?”

    “请太后决断。”王安石简短的回了一句,就闭上了嘴。

    向太后皱了皱眉,觉得王安石的回答有问题,又问韩绛:“韩相公?”

    “以臣之见,可重新再行推举,让方才诸位从曾孝宽和李定中推举一人来。”

    向太后想了想,点头道:“……如此甚好。”

    “陛下!”曾孝宽却叫了起来,“无须再选,臣曾孝宽情愿退出!”

    “曾卿可是确定?”

    曾孝宽行了一礼,“臣自知声望才干不如李中丞,情愿退出让贤。”

    “是吗……”向太后正待应允,李定那边又叫了起来。

    李定岂能让曾孝宽博一个不爱官的好名声,同样道:“臣于豁达上不如曾孝宽,人望也不如吕嘉问,功绩才干上更不如韩冈,方才群臣推举也已有结果,臣既然居于末位,也不能再厚颜求取西府之职,臣愿退出。”

    “都要退出?吕卿不会也要退吧?”向太后没有挽留的意思,转头却去问吕嘉问。

    “臣请太后决断。”

    “韩卿?”

    “此事乃臣提议,臣岂会退?请太后决定。”

    韩冈轻松的说着。

    自始至终,韩冈都没有太担心,就算这一回败选,也还有下一回的参知政事。

    只要太后看清楚了新党党同伐异,南人把持朝纲的现状,必然会对朝堂设法加以改变。再加上在北人中煽动起同仇敌忾的氛围,下一回参知政事的选举,他就绝不会输。

    韩冈可以通过请求,请太后做一些安排,但终归不如让太后主动去感受,然后依靠自己做出决定。而今天的一幕幕,韩冈相信太后已经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