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3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11)

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嘛。

    “时日一长,丁税怕就是再也收不上来了。”

    “丁税本就行之无据。”章惇突然说道,“本朝税制,上承唐之两税,而两税法,本就是将旧制租庸调归并为夏秋二税,身丁钱亦纳入其中。晚唐五代,天下战乱频频,为军资故,各地复征身丁钱,尤其以南方为重。而本朝开国之后,相因承袭,并未恢复旧制。”

    “免行钱怎么办?”熊本问道。

    这是免除夫役要缴纳的税收,说起来也算是人头税的一种,而且数量还不少,并不下于丁税。

    “做了秀才便可免除,而且成为秀才之后,便可以游学天下,不需要地方开具的路引。”

    方便做生意吗?熊本暗自摇头。韩冈看样子就是想要做到两全其美,一方面收买人心,一方面还要为气学张目,打得一手好算盘。

    “秀才的资格是小学毕业?”曾孝宽问道。

    “当然。”

    “举人呢?解试?”“不过通过了发解试便是举人,那日后是不是都可以上京赶考了?”

    韩冈笑道:“方才太后还有子厚兄都这么问过韩冈,温伯不必担心。”

    邓润甫摇头,“润甫担心什么,要是有了举人资格,就能上京赶考,受益最多的就是福建、江西了。”

    宋代地方上的解试,与明清不同,就是在于通过解试,却没考中进士,下次还得从解试开始。

    福建、江西文风昌盛,不知有多少一榜不中然后回头再考的士子,要不是朝廷控制福建、江西各州每年取解的名额,说不定三分之一的进士名额都能给他们给拿去。就现在,平均每科都至少有十分之一的进士数量。

    韩冈要是让那些通过了一次解试的士子,从此不用再过解试一关,那么南方、尤其是福建、江西两地的士子,怕是能占据朝堂的半壁江山。

    韩冈当然不会这么做。

    “想要赶考,当然还是依照旧制,有发解资格才能上京参加礼部试。但考中一次之后,就是举人。”

    “举人的好处呢?”邓润甫顺理成章的推断,“不会是免征田赋吧?”

    “田赋不能免,家中如果有工坊,工坊税收可减半。”

    “相公这是要鼓励世人去开办工坊了?”

    韩冈道:“一亩田一个人都养不了,但面积一亩的工坊,养上十几人都没问题。有恒产者有恒心,能吃饱穿暖,就不会跟着人去造反了。”

    “相公是意在诸科吧?”熊本直言不讳。

    韩冈理直气壮的点头,“诸科贡生当然也会有相同的权力。”

    除去进士科外,明法、明算、明工诸科,也都有举试。韩冈怎么可能会忘掉自己的基本盘?

    “相公的打算当不止于此吧?”

    有能力开办工坊的士人可并不多。光是这一个税收打折的好处,吸引不了所有人。

    “另有边地赐地三顷,只要愿意去边境,登时就是一个地主。”

    曾孝宽摇头,“恐怕不会有多少人愿意去。”

    “会直接发给授田券,允许其转让。”

    授田券变成可以流通的有价证券,这也算是成为举人的好处。给钱,给待遇,至于参政议政之权,那就要靠他们自己去争取。

    “会有人买?”

    就连熊本都觉得有几分不靠谱。

    “多少是笔钱。”

    韩冈无意向同僚解释太多,让事实告诉他们就行了。

    “此外举人还可为官,总不能让地方庶务操纵于吏员之手。既然吏员也有俸禄,其实官吏也无甚大分别了。县中六曹,都可以让举人去做。虽无品级,并不入流,但终究还是有积劳入流的机会。同样是士人,就不必像约束胥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