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8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36)

,你觉得有哪里不妥?”

    “所谓根基厚薄,不外乎得人众寡。世谓韩相家世浅薄,但他还是有人的。掌握大议会,也并非难事。”

    说到这里,韩维韩缜基本上明了韩宗儒的意思,但还是难以认同。

    韩维冷着脸,“就如你?”

    韩宗儒低下头,但很快又抬起,斩钉截铁,“正是!士人交往,要么诗文,要么风月,又或是经义。”

    讨论经义这是在进士科改以经义取士后兴起的风潮,多是州学、县学中的学生相互切磋。

    “但如儿子这般,不擅诗文,不擅风月,”

    韩宗儒的嘴角抽了一下。风月他想擅长也擅长不了,以他这模样,哪位名.妓会看得起,过去随兄弟去青楼,他从来都是被忽视的那一个,

    “又无望进学的,过去就只能留在家里,或是混迹下流。”

    可不是就在家里呆着。韩缜心道。自家的这位侄儿平日少出外,多以读书自娱,一是懒,第二是没朋友。

    像韩宗儒这般,缺乏文才,毫无魅力,又不擅经义的士人,他们的日常生活的确很乏味。

    “但现在多了一项……”韩宗儒的声音大了起来,“格物!”

    他在父、叔面前大声道,“《自然》一期数万份,加上传阅,对格物之道有意的士人,天下间不啻二十万。”

    “有多少能做进士?”韩维冷声问道。

    “进士三年不过四百人,而诸科,三年则有八百之众。大议会的成员,须是进士和诸科,进士必做官,大议会中,纵有进士也不过是老弱病残,终究是诸科的天下。”

    在《自然》上下功夫,基本上都是有钱有闲的士人,正是最有可能成为议员的一类人。而同样有钱有闲,心思却放在风月诗文上的士人,想要考一个诸科出身出来,远比不上前者容易。

    “纵使一切都按十一你的说法,诸科出身盘踞大议会,但他们会听韩冈、苏颂的话?”

    韩缜对此深表怀疑。

    哪家没有亲戚朋友?即使以诸科出身能晋身大议会,完全是靠了韩冈,但要说他们在亲族与韩冈之间有矛盾时会选择哪一边,没人会觉得韩冈能赢。

    韩宗儒不与韩缜辩论,“大人,儿子这回回去,打算参加明算科。”在数学上,韩宗儒还是有些把握,常年《自然》熏陶,站在研究的第一线,他若没有把握,天下人有把握的就当真是凤毛麟角了,“明年拿一个诸科出身出来。”

    韩维的脸色变了,厉声质问,“你当你能做议员?!”

    韩缜也摇头,“十一,这不是哪个人能说算的。”

    韩家世族,累世簪缨。旁支不论,仅只是先忠宪公这一房,第二代兄弟八人,第三代就有三十余人,第四代到目前为止,更是近百。

    就是八兄弟都做了宰相,也不可能让子弟人人都有官有职,那些没得荫补的,或是有官身没差遣的子弟,也有数十人。他们之中,大多数不是有参选议员的资格,就是努力一下也能达到议员的标准。

    这么多子弟,别说一州才两位的大议会议员席位,就是县议员、州议员都不是那么好分配的。且以韩家的煊赫,纵使是真定府第一豪门,雄踞灵寿县,也不可能把家族所在的真定府的大议会名额都占了去,还是得给乡邻留下一点出头的机会,所以更加显得僧多粥少。

    要从中挑出几人来就任议员,韩缜、韩维都得头疼上好一段时间,才能做出决定----肯定不能来一个内举不避亲----他们的几个儿子都得到了荫补,每月按时拿俸禄,再抢族亲出头的机会,实在是说不过去。

    但韩宗儒却十分坚持,“若没有把握,儿子不会说。”

    韩缜韩维的脸色,变得比夏天的天气还要快。韩维瞪着韩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