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8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45)

一回朝廷欲施德政,难道只下一道敇令,各地州县就当真能够低价卖盐了?即使能,那些盐也会给大户买去,过几日掺了沙土石子,缺斤少两的卖给百姓。”

    “官盐的名声就是给他们败坏的。”张璪忍不住哼了一声,他做过转运使,又议论过盐法,对盐事情弊了如指掌,“官盐从盐场里出来时,岂是那些私盐可比?可那一般运盐卖盐的硕鼠,偷一点掺一点,把官盐糟蹋得尽是石子沙砾。弄得百姓都不愿买。官府为了盐课,就得强逼着百姓购买。百姓怨望由此皆归朝廷,好处则让他们享受到了。”

    “这一回,朝廷若匆匆忙忙施行德政,好处怕还是给那一帮人给占了。难道要朝廷派出察访使去一一督促?那也太麻烦了。”韩冈笑着说,“所以政事堂就决定在十九盐场,六盐池,三盐监开仓卖盐,海里池里井里,卤水无穷无尽,盐要多少有多少。只要拿钱来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五文钱一斤,想买多少就卖多少,只要自己能运走。”

    沈括也道:“盐场盐池如今皆用晒盐法,不须柴草,又省人工,成本极低,五文一斤亦是大赚。蜀地井盐,多用地中燃气,亦无须柴草,依然价廉,需七文一斤。私盐可自此而绝。”

    “是大兴才对。”章惇笑道,“从今而后,天下只禁制盐,不禁贩盐。天下官宦门第,富贵人家,皆可为盐商。想要自晒盐,成本还要高过官府的卖价。无利可图,自不会有人干犯国法。”

    文彦博敛容听着,问道:“不知诸公可会经营盐货?”

    “自然不能。”韩冈摇头,“此法是我等所拟,自是不当参与。否则世人如何看待我等。”

    厚颜无耻,瓜分朝廷盐课,还想落个好名声。本人当然不行,可还能让亲友去做,其他盐商谁敢跟他们争?

    文彦博脸上闪过的鄙夷之色。让在列的宰辅们发觉,这位老国公还是老一套的思维。

    文彦博这个只比僵尸多一口气的老家伙,还是用过去的眼光来看待官员经营家业。他根本就不清楚,过去那种常见的粗糙手法,如今早就不时兴了。

    控制交通,才是掌握了商贸的命脉。

    章家有着天下最大的海商船队,近海运输占了两成。韩家在关中陇西的支线铁路中都有涉足,更在章家之上。章韩两家不会直接经营盐业,但在其中得到的收益,绝不会比直接经营少到哪里去。

    而在列宰辅,也都很清楚怎么才能从中赚到最大一份,同时还不引起外界的议论。

    “不过这样一来,用官船官车运私盐的事,可就会越来越多。”

    文彦博收敛了自己的心情,然后随便挑了个毛病问出来。他现在是反对者的身份,不做出点适当的反应,肯定会被这些个奸猾的贼子觑破内情。

    苏轼曾经被弹劾说以官船运私盐,不论此事真伪如何,但官船私用这种现象直至立国定鼎一百多年后的现在,一切仍未改变。

    “两害相当取其轻,潞公老于任事,当知这世上就没有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韩冈就如文彦博所料,依然是振振有词,“如果有一点坏处就不能做,那吃饭喝水都不要做了。潞公可还知道?一次喝水过多,也是会中毒的。尤其是吃盐少,喝水又多的农夫,苦力,很容易伤了肾,突发水中毒。”

    文彦博呵呵笑道,“说起医道,谁也比不上你韩玉昆。老夫也无话可说。相公既有成算,这件事老夫也不问了。至于经营盐货,文家耕读传家,倒是找不出可用的人才。诸位有心,但还是算了。”他洒然摊开手,“敇令是要跟着天子大婚一起发吗?”

    怎么会去凑天子大婚的热闹?要是被人说成是天子的德政,那可不是亏大了吗?

    苏颂道:“此议预定将在三个月后以议政会议的名义公诸天下,榜于各地。”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