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7章 南北(17)

到三百文一斤,都是达官贵人才吃用得起。可在宋人这里,又是由兵卒随身。

    耶律隆默默的一翻掌,将盐倒回竹筒。

    辽国盐铁同样是国家专榷,国中食盐皆出自沿海和内陆的十几处盐场,随着日本、高丽被征服,盐产量更是大幅上升,百姓的食盐量远胜大宋。唯独上品精盐,辽国缺乏足够的技术来制造,这是极其现实的差距。而国中的达官贵人,却又不能甘心只吃粗劣的官盐,使得来自宋国的精盐回易难以禁绝----皇帝和太子吃的都是宋盐,试问如何禁绝?

    耶律乙辛一直都在观察着儿子的反应,见耶律隆此刻神色渐渐松动,便探手拿起了半块油纸包着的干粮。

    “看到这块干饼了?”耶律乙辛举给儿子看,“宋人称之为糗糒。”

    耶律隆听说过南朝配发军中的干粮,为方便官兵们随身携带,都是做成一个个方块。

    耶律乙辛把干粮递给儿子,“据说是用机器压制,硬得像砖,只有和水煮了才能吃,硬啃会崩坏牙齿。这一块似乎就是。”

    但耶律隆就手捏了一捏,没费太多力气就掰下来一小块,硬度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夸张,再尝了尝又咸又甜,还带了点油。看看油纸包上留下来的折痕,估量一下干粮块的大小,耶律隆道,“吃一块勉强点能顶一天了。”

    耶律乙辛浅浅一笑:“比干肉方便多了。”

    “但他们带不了母马。”耶律隆拉下脸。

    契丹健儿可以喝马奶,吃干肉,比宋人的干粮省事,同时也更适口。

    耶律乙辛指了指几案,“宋人也不只有这干饼。”

    在几案上,耶律隆又发现了两小块包着纸的软糖,在辽国市面里同样价值不菲。

    另有一只活灵活现的细犬雕像,耶律隆拿起来仔细看了看,然后又拿到嘴边有尝了尝,惊骇道,“竟然是肉干。”而且还是咸牛肉干,宋人到底怎么做到硬让肉干硬得像木头。大辽这边的马肉干、牛肉干都做不到这么硬实。

    “谁知道?”耶律乙辛道。大辽派在南方的细作,都去注意军器监了,在这方面下的功夫很少。

    耶律隆默默的放下肉干。

    几案上,没有其他吃食了。只剩几封家信,从信封上可知此人名张英;几百文钱,当百、当十、一文的都有。

    最后是,一柄刀柄裹着细绳的匕首,钢口灿然,耶律隆在牛皮刀鞘上轻轻一拉,就划出了一个口子。

    “好刀。”耶律隆不禁失声。

    若是给这把匕首换个名贵点的刀鞘刀柄,插在自己的靴筒里都丝毫不跌份。但在南朝,却也只是放在一名小小队正的手中。

    “这些都是一个人的?”

    马人望点头道:“队正的。”

    大辽太子此时神色凛然,南朝一区区队正身上的装备,放在大辽,任凭哪个百夫长都会看得眼热。

    他父皇心意,耶律隆大概是明白了。

    抬头望着耶律乙辛,他正想说话,却听他父皇吩咐道,“把这队正的枪拿来。”

    “是。”马人望领命而出,很快又进来,带回了附带枪刺的一柄长枪。

    耶律乙辛拿着枪刺展示着,长度近乎于短剑,卡在枪口下特制的凹槽中,与如今通常所见的插在枪口上的枪刺截然不同。

    马人望在旁解释道:“这是为了避免柄部伤到枪管内膛。”

    耶律隆完全没理会,在此杆长枪被拿进来后,注意力就完全集中在了枪管上。抬起眼,望着耶律乙辛,他颤声问,“听说这支枪能远及百步。”

    就是外面的万胜,也能打到百步外,但百步与百步之间,也是有着莫大的差别。

    装备了神火军和一部分宫分军的燧发枪----被命名为万胜一式--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