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七十四章:欲善其工必先利其器

料,用于日后局内的研发,一个不好,那可就真是自生自灭了。

    不过让赵弘润感到揪心的是,目前的运输实在是太慢了。

    路运就别提了,靠马拉车的运输方式,远远被水运甩在后头。

    可问题就在于,哪怕走水运,速度也不能使赵弘润感到满意。

    而造成这一些的原因,就在于大魏的造船技术不如楚国,造出来的运输船不够大,还有就是颍水水系的吃水普遍不深,尤其是秋冬季节,仅只能小船通行。

    虽然说这曾经使得大魏避免被楚国战船大肆入侵国内水域的尴尬,但是就目前看来,现有的国内水系,颍水水系显然不具备大批运载的能力。

    说实话,要不是手中没钱的话,赵弘润真想甩给工部一笔巨款,叫工部将颍水水系的那些河流拓宽、挖深,方便赵弘润将大梁打造成商贸的中枢,就跟齐国以临淄为首的那几座富饶的城池一样。

    不过现在,赵弘润就只能老老实实利用国内现有的水运力量,当然,这并不妨碍赵弘润借鉴楚国的造船工艺,打造几艘大型的运输船,毕竟目前仓部的运载船,还不能彻底吃透颍水水域,更别说河水。ps:黄河古称“河水”、“大河”、“上河”、“九(曲)河”,毕竟那时这条母亲河还并不显黄。

    而在此之前,赵弘润打算在大梁的北方与南方,各自建造一座大型的船坞港口。

    其中,大梁南侧的港口赵弘润已经想好了地方,便在祥福县,毕竟祥福县本来就有朝廷用于停泊船只的港口,就叫祥福港,只不过规模据说不怎么样。

    难就难在那块在大梁北方适合作为港口的地方。

    它在名为原阳的王侯国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