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22章:穿过宋郡

赵弘润便逐渐领明白其中的缘由了。

    好个骆瑸,居然敢借弘宣去破局,恐怕雍王兄也未必会料到有此一招吧?……话说回来,父皇居然赐下“桓”这个王号,莫非东宫与雍王在朝堂上争得太难看,触及了父皇的底线?

    赵弘润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困惑。

    也难怪,毕竟桓这个字的分量,那可是极重的,有着辟土服远、武定四方的含义,比他赵弘润的王号肃还要好上一线。说句不合时宜的,赵弘润原本还以为他父皇会留着这个字给他自己当做谥号用咧。

    不曾想,居然赐给了最年幼的儿子。

    没想到东宫与雍王争利,获利的居然是小宣……

    脸上露出几许难以捉摸的笑意,赵弘润颇有些哭笑不得。

    他并不担心弟弟弘宣到了北疆是否会遇到什么危险,毕竟,眼下东宫与弘宣,不,与桓王的利益是一致的,他只是有些担忧在皇宫内的母妃沈淑妃。

    因为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沈淑妃势必会感到寂寞。

    因此从私心上讲,赵弘润并不希望弟弟赵弘宣离开大梁,但将心比心,作为兄长的他都没能陪伴在沈淑妃身边,又有何资格去说弟弟呢?

    “呼……”

    长吐一口气,赵弘润再次将目光投向近在咫尺的睢水。

    良久,他一边朝着远方的睢阳城郭努努嘴,一边开口问宗卫长卫骄道:“卫骄,你说拓宽挖深睢水,南宫会同意么?”

    卫骄虽然耿直冲动,但并非蠢笨之人,闻言晒然一笑,其意不言而喻。

    扩宽挖深睢水?

    南宫日夜防着朝廷,怎么可能会允许?

    要知道,睢阳南边的睢水,实际上是直通大梁的,只是河道不够深。可若是睢水若是被扩宽、挖深,那就意味着朝廷日后要是想对付他,用运输船运载军队过来,他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

    而见到卫骄的反应,赵弘润微微一笑,也不在意。

    无论朝廷还是他赵弘润,都迟早要对南宫下手,但,并不是现在。

    大军缓缓朝东而行。

    不知何时,睢水南边的河滩,出现了几队斥候,人数大概百余人左右。

    发现这一状况,商水军的大将伍忌刻意放缓了坐骑的速度,对赵弘润示意道:“殿下,您看那边……”

    赵弘润转头望向睢水南岸,扫了几眼那些斥候。

    楚军……不,是固陵君熊吾的军士么?

    赵弘润面色平静地说道:“继续赶路,不必理会。”

    睢水,据他所知是在南宫的掌控之下,不过南岸出现几队固陵君熊吾麾下的军卒,这也并不奇怪,毕竟宋郡与固陵君的封邑,本来就是呈胶着之态,这一带的国界并不是很明确。

    不过话说回来,固陵君熊琥麾下的军卒都出现了,睢阳县的南宫却至今没有任何表示,这让赵弘润着实有些不悦。

    怎么说你南宫如今也是魏国将领,堂堂肃王率军经过你所在城池,你好歹也派人来问候一下吧?有必要防得这么严实么?

    哼!

    赵弘润冷哼一声,驾驭着坐骑踏足在宋郡,踏足在这片并非属于魏国的魏国领土上。

    而就在这时,在队伍最前方指引方向的汾陉军大将军徐殷,派人传来了消息:南宫垚,遣其长子南宫郴(chen)前来慰问犒军。

    此时,赵弘润这才了解,原来那位简称至今的宋国降将南宫,叫做南宫垚。

    注:垚(yao),形容山高。

    赵弘润微微皱了皱眉,吩咐伍忌继续带领军队,遂带着宗卫们以及几名青鸦众,缓缓朝着队伍前头而去。

    大概一炷香工夫后,赵弘润果然看到前方有一队骑兵扬尘而来,粗略目测,大概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