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48章:昭武十三年

国正在消化所夺取的楚国,毕竟楚国的地盘,比整个秦国还要大,更别说还要加上一个越国。

    除非魏人通通脑袋有坑,否则的话,当然是优先发展已经吞并的楚越两地,而不是憋足劲跟秦国发动一场所谓的决战,毕竟凡是都要讲究循序渐进,好比饭要一口一口吃,先消化掉楚越两地,然后再去考虑进攻秦国,这才是上策。

    正因为如此,别看魏国在魏秦边境驻扎了数十万军队,但事实上,魏国目前对于这场仗并不迫切,只求拖住秦国就好,最好慢慢地将秦国拖到死亡线,就像当初的韩国那样。

    反正他魏国拖得起,如今魏国有整个中原来支撑与秦国的战争。

    相信这也是魏将司马安容许乐弈屯田放牧的原因,否则以司马安的性格,你乐弈敢这般消极怠战,我管你是谁!

    别忘了,这位司马安大将军,那可是魏国唯一一位曾公然抗拒过魏公子润命令的将领。

    魏昭武十二年十一月,在溧阳君熊盛的协助下,魏国基本上消化了楚国。

    其实确切地说,早在前两年,在魏军打下大江以北的楚国土地后,魏国就已经在着手消化这些夺取的土地与城池,只是当时楚国尚在,以至于仍有些对国家抱持忠臣的义士仍在抗拒,是故,像卫朔、卫郧、卫振、季武、韩普、屈塍等人,前前后后才会驻扎在夺取的楚国城池内,防止楚人造反。

    不过在楚王熊拓战亡、楚太子熊辛投降魏国之后,局势就有所改变,非但魏国因此到了大义名分,并且那些本欲抗争的楚国义士,也逐渐放弃。

    随后,待等溧阳君熊盛将楚王熊拓的遗言传播开,呼吁楚人莫要再做无谓的牺牲后,魏国就更加顺利地统治了楚地。

    待初步消化楚国之后,魏国便开始顺势引导韩国归并这件事。

    倘若说魏国吞并楚国的消息已经让秦王如坐针毡,那么,当他得知魏国有意吞并韩国之后,他就更加坐不住了。

    想想也是,虽说秦国的国域不小,可满打满算也就只有秦岭、陇西、汉中、蜀国这一片,而魏国在吞并楚国之后,若再给被他吞并韩国,那么介时,魏国疆域与人口,都将是秦国的十倍以上。

    更要命的是,中原之地素来比西垂富裕,若这场战争再拖延下去,只需短短几年,魏国可能无需通过战争就能拖死他秦国,就像当日魏国拖死韩国那般。

    区别仅在于,当时韩国还有能力反扑,甚至于还有一线机会击败魏国,只要那条该死的武安-柏人-巨鹿防线能发挥作用,可是秦国,将如何抵抗已统一了整个中原的魏国?

    绝不能再坐以待毙!

    秦王暗自想道。

    虽说现如今就算逼迫魏国与他秦国开战,秦王也没有多少把握击败魏国,但他知道,此时与魏国决战,他秦国尚还有一线胜利的希望,但倘若等到魏国彻底统一了中原,那么,他秦国怕是连一线希望都没有了。

    想到这里,秦王决定御驾亲征,以此激励他秦国的军队。

    魏昭武十三年春,就当魏国为了吞并韩国,忙着在韩国境内弄出一些‘天瞩魏国’的瑞兆糊弄韩人时,魏王赵润的岳丈秦王,身披甲胄,御驾亲征。

    当得知这个消息后,魏王赵润亦愣了半响,神色颇显微妙。

    要知道,赵润此时年纪已四十余七,而他的岳丈秦王,更是已年过七旬,很难想象这位老岳丈,居然还有御驾亲征的魄力与精力。ps:我没算错吧?洪德10年(26-16),兴安10年,昭武13年,14+10+10+13=47。原来赵润已经四十七岁了,心情好复杂……

    若不然……待韩国归并后,陪岳丈大人耍耍?

    捋了捋下颌的短须,赵润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