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章 兄弟和解

    “儿臣要说的第二件事是关于江南局势,儿臣以为,杨元庆攻灭李密其实只是他的第一步,他的下一步必然是要攻打荆襄,现在儿臣最担心的也是荆襄,南阳郡有徐世绩的四万军队,现在江南的隋军人数不详,可如果考虑降卒和收编的萧杜联军,儿臣觉得至少在十五万人以上,这样一来,一东一北,隋军围攻荆襄的总兵力就在二十万左右,而孝恭手上只有八万军,父皇,局势很危急啊!”

    这才是李世民急着跑来长安的真正原因,如果荆襄失利,巴蜀再保不住,那大唐就真的完了。

    李渊半晌没有说话,应该说李世民的看法和他一致,他也认为隋军下一步必然攻打荆襄,只是该怎么应对,他还是一时还拿不定主意。

    “那依皇儿之见,我们该如何应对荆襄之危?”李渊知道,次子世民既然来谈这件事,必然是有所想法了。

    李世民躬身行一礼,“孩儿有上中下三策以献父皇,请父皇定夺。

    李世民也学聪明了,每次他的献策总是不被采纳,就是因为坚定主战,这次他索性策,不管是哪一策,只要父皇选了其一,都是他的功劳。

    李渊点点头,“你说吧!哪三策?”

    “目前我们在关中和关内共有二十万大军,我们可以分兵而战,儿臣的上策就是集中十万军队攻打河东,据儿臣所知,守河东和太原的十万隋军都是新兵,只要我们攻势迅猛,趁秦琼来不及回兵之际,一鼓作气推进到太原,就算攻不下太原,也必然会震动隋朝,杨元庆将不得不放弃攻打荆襄的计划。”

    这一次李渊确实在仔细考虑李世民的方案,他背着手在房间里走了几步,又回头问道:“那中策是什么?”

    “回禀父皇,儿臣的中策也是分兵两路一路三万军南下防御巴蜀,另一路七万军支援荆襄,使荆襄的唐军兵力达到十五万,双方决战荆襄,如果唐军获胜,我们趁机一股作气拿下整个南方。”

    李世民没有停下来,又继续道:“再谈下策,儿臣的下策就是放弃荆襄,撤军回巴蜀全力保巴蜀不失。”

    李渊走到窗前,这三个方案他都可以接受,但也都不能接受,放弃荆襄逃回巴蜀,他不能接受,但倾兵而出,和隋军大战一场,他又没有那个心理准备,良久他叹了口气道:“让朕再考虑考虑吧!”

    李世民行一礼,“儿臣不打扰父皇深思。”

    说完,他也瞥了一眼堆在地上的辞呈,他想劝一劝父皇,但理智告诉他,他若再提此事必将前功尽弃李世民只得行一礼退了下去。

    李世民走出御书房,一抬头,正好和太悳子李建成打了一个照面,李建成脸一沉,重重哼了一声,扭头不睬他。

    李世民却上前深施一礼,“世民向皇兄赔礼道歉!”

    李建成一愣,他没有反应过来,依然冷冷道:“我们之间还有什么可说?”

    “过去是世民不对,总是痴心妄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现在世民已幡然悔悟,特向皇兄道歉,我会全力支持皇兄行太悳子权。”

    说完,他再次深行一礼李建成这才明白他的意思,原来是要和自己和解,李建成并不像父亲李渊那样容易被父子亲情蒙蔽理智,他相当冷静,而且很了解自己的兄弟,他知道二弟心狠手辣,心机极深,是绝对不会轻易放弃和自己争夺帝位。

    不过现在大唐危难当头,如果兄弟二人能暂时和解,对大唐只会有益无害,想到这,李建成淡淡笑道:“你现在要回扶风吗?”

    虽然李建成没有明着说双方执手言和之类的话,但他这个态度,明显就是一种和解的意思,李世民当然明白,他连忙躬身答道:“臣弟自然是听父皇的安排,父皇不让我回扶风,我就留在长安。”

    “嗯!”

    李建成点了点头,“你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