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四五九 一些枪炮,一块枣糕,一张纸条

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在右下角,刻着几个名字,言道,他们几个是这附近的秀才,大名士连子宁在此赋词,诚乃千古绝唱,国朝无二,他们也是与有荣焉,于是在此立碑纪念。

    只是几个无名举人秀才而已,甚至连词的作者连子宁也不会知道他们,但是进出正阳门的商贾百姓,但凡是识得几个字的,总要在碑前驻足片刻,细细品一下这首词的悠远。品得出品不出的另说,反正得摇头晃脑一番,免得被人瞧不起。

    石碑外面罩了一个小小亭子,这会儿那亭子的座位上还放着些鸡骨头狗骨头,也不知道是不是刚有几个酸秀才在此开了个诗会。

    张燕昌默默读了一遍,叹口气:“这小子,了不得啊!”

    他已经不是第一次读这首词了,甚至主管科考的大明礼部已经把连子宁的三首词刊印成本,发行天下,并且列为科考的引援材料之一。这对于文人来说,乃是无上的荣光。

    虽已不是第一次,但是每每读来,还是忍不住有些悸动,让张燕昌有些可惜的是,能写出这等好词来的连子宁,自从那一曲沁园春之后,却是再也没写过一曲词。

    有人说他是江郎才尽,有人说的他是当官儿当得痰迷心窍,但是无论如何,现在也没几个人能逼着他写出新词了,除非他自己愿意。

    但是显然,这位武毅伯爷对做官和打仗更有兴趣,张燕昌昨天才听说,武毅军和女真人又起战端了,前一段时间朝廷命令武毅军相机行事进攻女真,却没想到还没等到武毅军出征,这一次女真十万大军就已经围困喜申卫了。

    局势,甚至比去年更加危急。

    消息传到京城来,各方反应不一,幸灾乐祸着有之,忧心忡忡者有之,事不关己者更多,而朝廷,还没来得及对这件事做出反应。张燕昌本来还寻思着朝议的时候自己给他说几句好话,但是出征的日子已经到了。

    他叹了口气。隐隐的有些忧虑。

    却不仅仅是对女真围城的忧虑,他担心的东西,更多的是来自于朝堂。

    这段时日,也不知道为何。关于连子宁跋扈的一些消息,开始在京城街面上流传,传的有鼻子有眼,跟真的似的。这些话,张燕昌也听到了一些,他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有人指使,这是有人像整治连子宁!

    但是他也没太过放在心上。毕竟相识武毅伯兼任松花江将军这等高官,单单靠着留言是绝对杀不死的,朝堂上的衮衮诸公也绝对不是傻子,但是这却给他提了个醒。以他多年的经验可以清楚的感觉到,连子宁有些敌人要动手了。

    对于连子宁的跋扈,他知道一些,但是连子宁这个大文士的光环,却是帮了他许多。这是为何连子宁虽然屡屡有跋扈事。但是却没多少人弹劾他的原因。言官都是文官儿,而在文官眼中,连子宁是自己人。是文人而统大军,并非武将,所以自然而然的就有些向着他。

    但是,不可以此为恃啊!

    康律策马来到他身后,道:“大人,时辰到了!”

    张燕昌点点头,策马离开。

    之后上台祭天祈福,一系列流程且不提。

    仪式完毕之后,张燕昌一声令下,大军如铁流一般。向南而去。

    “张大人,且等一等!”滚滚铁流在自己身边行过,张燕昌正准备上车南行----他是世家出身,打仗有本事,却是受不得风吹日晒之苦的,随军都带着一辆豪华的大车----就听见不远处传来一声呼喊。

    张燕昌回头看去。却见几辆大车正向这边行驶过来,当前车辕上站着一个人,正向这边挥手,却是刘良臣。

    对于刘良臣,张燕昌也算是熟识了,武毅军申请,兵部行文册封的从三品镇抚,说出去,也是军中大将了,地位不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