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六十九章 再度重启的谈判(今日四连发)

--葡萄牙王国。这个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航海先驱国家在19世纪时是以农业生产著称的,当时每个来到葡萄牙王国的人都对这个国家的小麦、橄榄油、水果、蔬菜、奶酪、葡萄酒和羊毛赞不绝口,当时的大英帝国就大量进口葡萄牙的农产品,由此可见其农业生产的潜力。只不过在17世纪60年代的今天,大部分葡萄牙的土地还处于撂荒状态,根本无太多的人去耕种,以至于有些人烟稀少的平原上还能时不时见到乱逛的野狼,也是够奇葩的----而也正是这种对农业生产潜力的低效率利用,才使得这个国家每年需要进口五分之一的谷物,上个世纪曾经繁荣无比的鳕鱼捕捞业也萎缩得不成样子,大量贵金属被消耗在了食品的进口上。

    敌人的粮食危机,自然就是东岸人的机遇了。且由于今年东岸人在佛得角群岛驻扎了一支分舰队(为此几乎让本土的专业战舰再度为之一空),在护航编队上半年对葡萄牙近海连续第三年进行炮击后,四月份时佛得角分舰队十余艘专业战舰又驶抵里斯本外海,拦截了两艘从叙利亚驶来的运粮船,并出钱将船上的粮食买下送往了雅各布港转售给了库尔兰人。

    东岸人此举触碰到了葡萄牙人敏感的神经,毕竟他们有20%的粮食缺口需要从国外输入,且眼看着今年气候异常粮食产量可能会有所降低,因此立刻说服了里斯本的贵族和商人,使得这些人将手里的武装商船交了出来,然后与海军舰队混编在一起,出海与东岸人进行了两次规模不大却甚是激烈的海战。

    在这两次海战中,葡萄牙人被击沉了4艘舰船、严重击伤6艘,东岸人被击沉1艘、击伤3艘,死伤海军官兵四百余人。后来驻扎丹吉尔的英国海军分舰队护送一批商船运送了部分粮食进入里斯本,这才打破了葡萄牙人的窘境,而东岸人在看到封锁无功之后,加上附近没有合适的补给及维修基地,因此只能率舰队怏怏返回了佛得角群岛的普拉亚港,同时派人与本土联合参谋本部联系,看看下一步到底该怎么办。

    虽然东岸海军佛得角临时派遣舰队没有达成预期的封锁目的,但他们此举仍然吓了葡萄牙人一跳,在古斯芒王后的强烈要求下,一贯秉持对东强硬态度的大权臣麦略尔公爵也不得不暂时却步,再度派出了以国王亲弟弟、佩德罗王子为首的谈判团队,前往巴勒莫港与东岸人进行和平磋商。

    东岸驻欧全权特使郑勇当时正在托斯卡纳公国访问,闻讯后哈哈一笑,根本没搭理这帮傲慢的伊比利亚人,而是又乘船去了奥斯曼帝国,与主持那边工作的高文刚商讨对奥贸易问题,其中重点就是困扰东岸人已久的奴隶贸易。郑勇对此自然也是没什么办法的,除非奥斯曼帝国肯让华夏东岸共和国委派官员掌握其海关、财政部门、苏丹金库及其他一些包税人组织,同时严格削减计划外的开支,才有可能解决奥斯曼帝国的财政痼疾,但奥斯曼人又怎么可能同意呢?到头来,问题还在那里,始终无法解决,最后郑勇也不得不拍板决定1663年多购买五千名奴隶的决定,有效期一年,指望以此把问题延后,到时候再看。

    而在奥斯曼帝国晃荡了一圈后,1663年6月初,郑勇郑大特使才在多利亚家族的保罗的盛情邀请之下,再度重返了巴勒莫港,与葡萄牙人重新开始了议和谈判。

    再度开启的谈判由于葡萄牙人相对务实的态度,而有了比上次快得多的进展,葡萄牙人的谈判代表佩德罗王子指出,葡萄牙王国愿意忍痛放弃包括里约热内卢将军区及以南的一切巴西领土,也愿意将莫桑比克南部的洛伦索马贵司及附近土地一并转交给东岸人管理,同时更是谅解东岸人为他们的盟国库尔兰公国争取补偿的举措,愿意将刚果河南岸约十里格的土地割让给库尔兰公国,以此作为对东岸人提出的领土要求的回应。

    而在有关和平条款第四条、第五条的问题是,葡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