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七十七章 脑温城与呼伦贝尔(二)

一催马匹,向东岸人这边冲了过来。

    指挥大军的贝振声少校站在一处木头临时搭建的高台上,用望远镜看到这些蒙古人冲阵后,直接就笑了,说道:“看来这些清国人从来就没吸取过松树窝子之战的教训,竟然还想用骑兵来冲阵。我简直不敢相信,都90年代了,还有人用这么落后无聊的打法。”

    话说之前征服宁古塔过程中的松树窝子之战,清军与东岸在野外遭遇。当时是也,两千多满蒙八旗子弟向正在匆忙列阵的东岸陆军冲击,结果被东岸骑兵拦截缓了一下,待其找到机会突破拦截冲到步兵阵前时,遇到的则是已经整备完毕的东岸步兵的密集火力,一下子被打了个抱头鼠窜。再之后,情况就很好理解了,两千清军遭到东岸步骑的夹击,损失超过一半,剩下的仗着熟悉环境,匆忙溜回了宁古塔,最后被围城大军一股消灭了事。

    这到底是什么给了脑温城这边的清军以如此自信,居然还敢冲击东岸人已经列好的军阵?不怕再碰到头破血流么?这些年来的战争过程一再表明,列好阵的东岸军阵是冲不动的。现代化军队的一大特点,就是训练频率高、强度大,装备也好,士气高昂,与中古时代的农奴步兵完全不是一回事,蒙古马队想像自己祖先那样轻易靠骑兵击败敌人,怕是已经不行了。萨布素虽然脑筋老旧,但不至于不懂这个道理,他之所以这样做,大概还是想用这些不值钱的、临时招募来的蒙古牧民们来试探一下攻来的东岸人的成色吧。

    果然,这些蒙古人冲锋伊始就显得不是很坚决,犹疑、害怕之色很明显,以至于只远远地挨了东岸人百来发炮弹,躺下了几十个人,就一哄而散退往后方整队。不过,过来容易,往回退可就没那么简单了!这不,第7骑兵团的部分骑兵出动了!他们胯下骑的是黑水大马,速度快、冲刺能力强,比那些又矮又慢的蒙古马更适合用来冲阵,因此一些跑得慢的蒙古牧民很快就被他们缀上,然后包围分割歼灭。城头的清军发了几门炮攻击,但没甚效果。

    退回去的蒙古牧民有的急吼吼地要进城,有的则干脆绕城而过,朝北面跑去了,看样子是不想继续留在脑温城这个死地给人陪葬。而在看到敌人如此孱弱之后,贝振声少校也不再含糊,下令步兵大阵向前移动,掩护炮兵设立阵地。

    他们接下来最主要的任务,便是利用自己的炮兵优势打掉敌人城头上的几门小炮,同时轰开脑温城的木头城墙,最后利用己方的优势兵力杀进城去,彻底消灭这股钉在北满大地上的成建制清军。

    毫无疑问,这样的进攻方式是非常无聊的,说穿了就是利用东岸人的后勤优势,用钱砸死敌人。但同样的,这样的招数也是非常不好破的,至少萨布素目前是拿不出什么好办法。历史上他率军围攻沙俄的雅克萨城堡,他也是如此这般对付俄国人,唯一的区别就是他带来的大炮威力实在太小,轰不开雅克萨的城墙,得以让俄国人坚持到了最后。不过东岸人的大炮威力可不是雅克萨之战时满清的大炮威力可比,因此在轰了几轮后,脑温城城墙的外围土层已经被打得四散崩裂,露出了里面暗灰色的圆木。

    城头上的清军也吃不住劲,纷纷爬了下去。这狗日的黄衣贼不知道从哪弄来的炸药,威力奇大无比,弹壳往往被炸成无数片,刚才很是杀伤了不少人,就连萨布素大人的侄子都被一块弹片掀开了额头,当场死于非命。可气的是自己打的那炮,实心炮弹还好,开花弹简直就是个噩梦,炮弹落到地上时,弹壳一炸两半,直惹得东岸炮兵哈哈大笑,实在臊得慌。

    萨布素看到清军纷纷从城头上退下来时,极为愤怒,立刻带着亲兵上前,将一众守军又驱赶上了城头。而这个时候,东岸步兵已经到了城下,他们与朝鲜火枪手一起,密集地朝城头射击。清军被迫对射,但很快就吃不住劲,惨烈的伤亡将他们所有的勇气都打飞,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