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百十四章 山间旅程

世堂使团一行人也会沿着这条可以随时补给的路线行走了。12月10日,他们离开了厚德乡,便一路向南,经广利、修业、崇业三地,最终于12月17日抵达了通利乡(位于后世托拉马小镇附近),一个由陆军设立的军事哨所兼马场。在马场这边,他们支付了费用,更换了一批驮马,然后继续上路,抵达了离开洛阳府后遇到的第一座大城市大同镇(原西班牙殖民城市圣路易斯)。

    平心而论,西班牙人一个世纪的殖民也不是白白混日子的,大同城的规划、建设搞得还是很漂亮的。这里有坚固的城堡、高耸的教堂,以及充满了异域风情的漂亮别墅。城市外面也有着大片修整好的农场,如今正在收获小麦和苜蓿,一派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

    圣路易斯之所以被改名为大同,主要原因是这里西班牙人太多了,想要同化他们没那么简单,因此取名大同,寄予了东岸政府的一些期望。大同城内驻着一支从远方开过来的民兵部队,大概三百来人的样子,来源很杂,但多是从南边芦荡河流域开过来的。不过据说他们就快撤了,驻守期满,是时候回家料理农活了,取而代之的将是一支内务部警察部队,不过他们也不会常驻,最终大同这边还是会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常备武装力量。

    大同城的经济还是传统的农牧业,偶尔有一些收皮革、兽脂、腌肉的商人过来,但也不会太多。总体而言,这是一座被人渐渐遗忘的城市,工商业乏善可陈,就连孙春阳南货铺这种大型连锁商店都不愿意过来开分部,也就政治利益高于商业利益的国营百货商店过来开了一个小门面了。

    朴世堂在城里转悠了两天,没发现什么特别令他感兴趣的东西。也许唯一的亮色,就是那些充满了异域风情的石质建筑了吧?但这些东西,一路上看得已经不少了,已经有点审美疲劳了。

    “东国人割占的敌国土地,看样子西班牙人竟然不敢反抗。积威至此,天祖国壮哉!”感叹了两声后,朴世堂又随着那支人数越来越少的运输队一起(半路上一些完成任务的车夫已经返回),折向西南方向,继续赶路。他们接下来将越过广灵乡(位于后世巴尔德小镇附近),抵达通天河(图努扬河)谷地,然后沿着湿润的河谷地一路上溯,最终抵达位于安第斯山脉东麓的一座大城:通源镇,即原西班牙殖民者建立的门多萨城,一座非常有名的城市。

    沿着湿润的河谷地旅行是非常愉快的。这里水源充足,气候宜人,沿途人眼也较为稠密(当然是相对的),设置的几个定居点如天成乡(位于后世德萨瓜德罗desaguadero小镇附近)、奉义乡(位于后世拉巴斯小镇附近)、清泰乡(位于后世拉斯卡蒂亚斯las catitas小镇附近)、善阳乡(位于后世里瓦达威亚小城附近)等等,人口都非常不少,普遍都在三四千人之间的样子。在这开发程度较低的西部山区来说,真的非常不错了。

    这些定居点有的是西班牙人设立的,有的是东岸人后来设立的,定居点之间还有许多西班牙人得庄园或小村庄,现在基本都被东岸政府通过土地赎买的方式改造完毕,成了真真正正的自然村落。新来的东岸或远东移民给村镇带来了新鲜血液和文化,同时也稳固了东岸政府对这片新得之地的统治没有人,一切都是空谈!

    12月31日,1694年的最后一天,这支人数已经缩水到一百五十人上下的队伍终于抵达了通源镇,并打算在此休息个几天时间。

    如果从城市面貌及城区范围来说,通源镇要远远超过大同镇,这和西班牙人殖民的时间长久及投资力度有关。因为是从秘鲁、智利一带翻越安第斯山进入拉普拉塔的,故西班牙殖民者多居住在靠近安第斯山脉的地方。他们在这里兴建了大量的城镇,同时利用河流引入高山融水,开辟出了大片的田地和果园,素来是拉普拉塔地区西班牙殖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