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百三十八章 黑八旗们

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基于这种观点,新京莫氏新拓的河西路就得到了东岸人的大力扶持。首先,东岸农业部与自由邦王国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选派了数十名农业专家过去帮忙规划,哪里修建水库、哪里开辟农田、哪里养殖水产、哪里放牧牛羊,全都安排得清清楚楚。他们甚至还未规划中的农田区出具了一份相对详细的土壤研究报告(也不管对方能不能看懂),并提供了新一批良种。对于牧区,他们同样实地考察,对当地环境可能对牲畜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评估,然后给出了具体的放牧计划,以确保自由邦可以获得尽可能多的畜牧业产出。以上这些,他们总共才收费五万余元,当真是非常良心的价格了。

    其次,东岸地质部也与自由邦签署了价值十万元的勘探协议。他们一共派了四支精干的队伍来到河西路,帮助勘探物资,并发现了几个小型金属矿藏。这样一来,这十万元的勘探经费也有了着落了,自由邦将矿抵押给了东岸,换取了相当部分的贷款在东岸大肆采购,包括修船设备、码头设备等等,同时还聘请东岸交建一局帮忙修建一条高等级战备公路。这些无疑都极大提升了其国力,对未来的发展将大有好处。

    东岸与自由邦合作的大头永远都是军事协作。军官顾问团就不说了,他们常年驻守于此,帮助自由邦建设现代化的军队,这对于一个位处四战之地的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在河西路这边,东岸人派出了武装警察和正规军官,先帮助永昌府整训了一支千余人规模的全热兵器部队。这支部队拥有步枪七百余杆、大炮八门、战马一百多匹,战斗力还是十分可观的。

    另外,鉴于这里已经是移民开发地区,地方警务工作的建设也走上了正轨。就像眼前这个拥有二十多名巡检的巡检厅,就是两名东岸警察帮助建立的。巡检厅其实就相当于东岸人的公安局,但一般设在野外的战略要地,比如这个巡检厅附近就有一个晒盐场(同样是东岸援建的),巡检厅的一大职责就是保卫盐场安全,并缉查可疑人等。

    巡检厅并不负责城内的治安,那是府城捕快们的事情,就像东岸的内务部警察(即武装警察)和普通驻在警的区别。整个永昌府目前一共有十三个巡检厅,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地方,有战略要地、有人口相对密集的屯垦地、有重要物资所在地等等。之所以如此,还是担心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毕竟是一个游猎民族啊!好吧,在外国殖民者登陆后,沿海的印第安人得到了种植技术,不再单纯地靠打猎、捕鱼或采集为生了,但他们其实并没有怎么定居,所谓的耕地大多数仍然是游耕而已。这似乎和他们的民族习性有关,短期内是很难改变得过来的。因此,别看河西路的永昌节度使已经打败了印第安人,但人家多半去别的地方生活了,过个一年半载保不齐又跑了回来,这都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不信?眼前这几个被巡检们抓获的可怜家伙就是探子!虽然还没开始审问,但坐厅的七品巡检以及两名东岸警察顾问早就已经断定,这是一支游耕或游猎到附近的印第安部落的探子。这个结论对他们来说既是坏事也是好事。坏的一方面是又可能要爆发战争了,这是要极大消耗钱粮物资的与物资相比,人命其实没那么重要而无论是河西路还是永昌府,都真的很穷;好的一方面是又又人口送上门来了,印第安人文明水平低,一旦被征服,同化起来其实并不难。要知道,现在自由邦全国那么多人口中,纯黑人大概只占到五成左右,另外还有一成是黄种人、白人和印第安人,混血人种占了足足四成,这都是历年来通过战争抓获的印第安人同化后所致。

    “把人带下去好好审问吧。”巡检挥了挥手,用标准的汉语吩咐道。他是新京莫氏的远房支族,在新京没什么关系,不然的话也不会被派到永昌府来当一个七品巡检官了。但他工作起来的态度却没话说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