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五十四章 恭迎主公归来!

月的时间便是过年,如无意外,到了明年元月,曹操便会起兵,二月份董卓便会兵败迁都长安,到时,刘易便要率军前来,在董卓撤离洛阳的时候,看看可否尽一点人事,尽可能的把洛阳京城从董卓的手里救下来,最少也不至于让董卓一把火把洛阳烧成废墟。

    到时候,自己率军前来,也不用再担心皇后何婉在宛城的安全问题了。自己有大军在此,刘表也应当不会与自己发生冲突,不敢再安插亲信前来宛城想把宛城控制在他手中。

    本来,宛城是荆襄地区最北面的一个重镇城池,是荆襄地区北面最重要的一个安全屏障。但历史上,刘表便没能真正的把宛城探制在自己的手中,反被张济叔侄给占了,后又落在曹操的手中,如此,才使得曹操随时都可以从宛城出兵,借攻伐刘备之名,一举把荆襄之地全都收入囊中。如果曹操不是遭受了赤壁之败,也不会有今后刘备借荆州的事了,三国也不会再出现,早被曹操统一了天下。由此可见,宛城的战略地位是何等重要。北可到洛阳往并州、可往西进关中长安,南可下荆襄,东可进豫州、颖川等地,直达青除等州。刘易一早便想把宛城完全据为己有的心思,但是单单一个宛城太过单薄,不利于守,但是和戏志才、贾诩等人商议过后,觉得如果可以把洛阳也据为己有,那么,有两座重城遥相呼应,就是觉势力单薄了。虽然两城之间相隔有点远,可是若把宛城及洛阳都占据了,那么便等于可以把洛阳京城四周的八关都点据,黄河以南的一大片地方,都可以掌控在手中。

    不过,如此一来,整个三国时代的态势便将会完全改变,或许,许多事都不会再按史上的进展来发展。而且,如何镇守住这片地方,也将是一个大问题。

    刘易也细想过这样的形势。隐约觉得,如果真按自己的想法来做,真的把洛阳、宛城一带地方占据了,对历史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天下群雄的发展,似乎并不会有太大的关系。

    洛阳和宛城之间的一带地区,又或者是洛阳四周黄河以南的地区,在三国乱起的时候,曾动乱过一段时间,但是后来。似乎洛阳四周的地方便成了一个真空地带,并没有真正的,完全落在某个枭雄的手里。本来应该是属于曹操占据的,但是被董卓一把火将洛阳烧成废墟之后,曹操迁都许昌,如此,洛阳便不再受到天下群雄的重视。

    刘易想到,如果自己占据洛阳。那么董卓在长安,曹操在许昌往东面的兖州发展,袁绍、韩馥、公孙瓒等分别在并、冀幽州发展。刘备还是躲在平原县城默默潜隐,刘表据荆襄、袁术据扬州等等,似乎,刘易据了洛阳,还真的对天下群雄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影响不大的话,也就是说未来还可以预料,不至于完全脱离刘易所熟悉的三国时代。可以预料便等可有把握,也就是如此,刘易才会对这个计划动心。

    不过,不管如何。一切都还得看实际情况,如果可以从董卓的大火之下尽可能的保存洛阳,如此才有占据洛阳的意义,否则,废墟一座的城市,人口都被董卓强行逼迁到了长安的话。刘易还不如自己花钱,再寻一个地方建一座新城好了,免得在洛阳这里四面受敌。

    刘易、元清、司马如烟、黄舞蝶、丁夫人,孟轲兄弟等,与留在宛城的许诸、皇后何婉等人告别,领着荀彧百多族人,以及一部份兵马,从宛城乘船沿河而下,不几日,便回到了久违的洞庭湖新洲。

    现在还不是和刘表见面的时候,所以,刘易过江陵而不入,还有司马如烟,她也没有在江陵下船去找她爹爹。她现在有了爱郎,还去找爹爹干什么?再说,她和刘易的事,她也不知道爹爹的意见会怎么样,所以,她才不想去自讨没趣。她对洞庭湖新洲也相当的好奇,也真的想到洞庭湖去看看这个新城是如何样子的。

    刘易在元咀小岛和甘宁碰了面,一段时间不见,甘宁的似也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