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章 难改恶俗

忠,雄才大略等等的优秀品格。能承天命于宇厦将倾,于社稷飘零的衰世,力挽狂澜、励精图治、中兴家国。有开始治世、缔造盛世、巩固盛世等等的能力。

    对于少帝,众臣还真的不敢抱以厚望。

    这不能说没有给机会少帝成长,少帝在新汉朝,不似献帝在董卓把持之下的旧朝,或现在曹操成立的汉廷,献帝在董卓或曹操的挟持之下,毫无自由可言,言行皆由董卓或曹操掌控。可是,在新汉朝,刘易并没有限制他的自由,甚至乎,为了避免影响少帝的成长,刘易根本就没怎么上朝(呃,这只是刘易懒,不是多管政务罢了)。

    总的来说,少帝完全可以按他自己的意思来执掌朝政(这只是群臣想当然的,毕竟,少帝年纪太小,哪里懂得政务?哪怕少帝执掌朝政,如果有违正确的发展方针,少帝的政令也一样是行不通的,但是群臣却不会如此想。群臣都觉得,刘易已经给足了机会少帝,现在是少帝自己不争气罢了)。可是,少帝却没能按众臣理想的方向成长,到了目下,少帝在众臣的心目中,已经是可有可无了。如此,现在就算是刘易登基为帝,众臣还有点求之不得。

    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少帝的情况,就弄得堂堂的一个朝廷,似乎没有君上似的。平时朝廷议事,如果刘易不在朝廷的话,那么就只有他们一众大臣在这里互议,没有一把一锤定音的声音。虽说,有刘易弄出来的一劳什子内阁,让几个手掌大权的大臣一起来决议一些事务。可是,众臣还是有点不太习惯。关键时刻要听说的?没有一个正确的领袖为他们领路定计,他们都觉得不太踏实。最简单的例子,有敌军来犯,军情紧急的时候,该要采取什么的措施举动?如果没有一个主心骨,他们哪怕是决定率军迎敌,心里都觉得不够踏实。

    众臣现在,打心眼里希望刘易可以执掌朝政。因为,刘易本来就是他们的主心骨,他们觉得,刘易也要比少帝更像是明君。

    所以,不少人的心里,尤其是一些老臣的心里,希望刘易干脆取代少帝登基为帝算了。不过。他们也不好提出来,只是用行动来表达他们的意愿。如闵贡这个对汉室正统最为坚持的老臣,他本来是要侍候真正的皇帝少帝的,但现在,却陪着刘易上朝,其所处的位置。正是一个内臣之于正式国君的位置。他通过这样的行动,来向刘易或向堂前众臣表明心迹,他如此就等于是默认了刘易为正式的国君。

    嗯,朝堂之上,站在龙案侧前的内臣,就等于是皇帝的传声筒。闵贡如此甘为刘易的传声筒,不就是说。刘易就是正式的皇帝了么?

    “肃静!太傅在上,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众臣陆续到了朝堂之时,闵贡突然非常严肃喝了一声道。

    唰的一下,整个朝堂都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先是站在前面的几个老臣似是呆了一下,然后不约而同的向着龙座上的刘易跪了下去,跟着。朝堂上的众臣似这才反应过来的样子,居然齐齐的面向刘易跪了下来。

    “臣等参拜主公,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臣似受过训练似的,居然异口同声,非常整齐的拜道。

    额……

    刘易被群臣弄得一愣一愣的,不知道他们在搞什么。

    本来贡闵突然说什么的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什么的。刘易都觉得奇怪了,如果不是熟人,刘易还打算开骂了,自己召众臣前来。自然是要事与众臣相商,他说什么的无事退朝?

    还有,无端端的跪拜,并且,人人都似一脸严肃的样子。刘易早便已经说过,他不喜欢搞这些虚的,甭管朝堂不朝堂,都不喜欢别人随便跪拜。现在还如此正正式式的称什么千岁千千岁。众臣的动作行为,还真的让刘易感到非常的不适应。

    “这、这……”刘易有点发愣的左右望了望,因为众臣的神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