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百四十三章 最后一战(二)

是极有背景的,真要说下来,恐怕每一个,都有可能是大汉某地的名门望族的人,又或是其祖上曾经显赫一时的人物的后人。或许,到了他们现在,他们尽皆是庸碌之才,但是不可否认,曹操的发展,平时也的确离不开他们的支持。凭龙楚为他搜刮的死人财,只是支撑曹操的这个大集团的一个方面,还有朝中的这些老臣,也同样为曹操出力不少。

    现在,曹操已经命令自己的大军与新汉军作最后一战的准备了。他自己亦要亲征,如果他不在许都,如果不稳住朝中的这些老臣的话,一旦发生什么的变故,曹操唯恐就会失去对这个朝堂的控制,到时候后院起火,他跟新汉军的这一战也就不用打了。

    所以,曹操在下令准备跟新汉军作最后一战之后的第二天,早早就请出献帝,宣召朝中众臣,一起到朝堂听朝议事。

    此时的献帝,二十余岁,已经是一个英气青年。不过,其脸色不好,略带苍白,而两眼不再如当初少年时那般机伶,略带呆滞,底下似还有几分慌乱之色。

    所以,此际他尽管皇袍加身,却缺少一种作为君王的威严之感,反倒让人觉得有几分强虚轻浮之感。

    “丞相……不知有何要事须召百官来廷议?其实……有事丞相作主便可……”

    献帝本想使自己静定一些,但是,对曹操所说的话,却尽显他的底气不足。

    其实,献帝的心里是知道一些事的。他很清楚,新汉军已经就快杀到了许都来,如今曹操的形势完全是处于不利的局面。曹操这次朝议,恐怕是离不开这些话题的。在献帝的心里,那可是又喜又惊又是盼望。喜的是,新汉军越快杀到许都来,他可能就能越早获得解脱。不用每天都在曹操的监控之下过得战战兢兢。惊的是,他又怕曹操万一兵败,是否会对他不利。盼望是因为他的心底,依然还有着一丝希冀,祈望太傅刘易没有忘记少时跟他的诺言,盼望太傅刘易终会来营救他。让他真正的脱离苦海。

    而朝中的众臣,此际亦是一片惊慌,他们这段时间,在朝中亦是可得战战兢兢,生怕第二天,新汉军就打到这许都来。他们非常担心自己的将来命运,害怕失去他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不过,有一点,他们跟曹操的心思是差不多的。那就是打心底里拒绝向新汉朝投降。因为他们也很清楚,在许都这个朝廷,他们还能成为人臣,一旦投降新汉朝之后,他们现在的身份地位肯定不保,他们既得的利益,恐怕也会化财见水,难以确保自己的荣华富贵。所以。他们其实,也是希望曹操可以打败新汉军的。哪怕不能打败新汉军,但也希望曹操可以确保京都不失,能让他们有一个继续享受他们的荣华富贵的一席之地。

    经过大浪淘沙之后,现在的许都朝廷,真正还对献帝,对大汉汉室还具有一定忠义感的朝臣。已经是有如凤毛麟角一般的存在。哪怕是有,也不敢轻易的有所表露,生怕早晚会成为曹操的刀下之鬼。

    曹操一脸阴沉,站在皇座之下面对朝中众臣,听闻献帝之言。他返身随意的向献帝拱了拱手,虽然似是在向献帝施礼,但是,却显出其对献帝的轻视与不屑。

    “皇上!汝贵为天子,当应为了社稷劳心,岂可事事都交托与臣下?今次所议之事,事关我们朝廷国运,所以,还请皇上献心听议。”曹操开口,却是用带着教训的语气跟献帝说话。

    “谢丞相教诲……”

    献帝的眼皮一阵乱跳,低首似是受教的样子。

    朝臣当中,倒是有些臣子不满曹操对待献帝的态度,但是,却鸦雀无声,没有人敢出言评击曹操。事实,这样的事,只要曹操上朝,都会发生的,也都习以为常了。

    “诸位大人!”曹操没有再与献帝多言,而是直接面向朝臣,冷沉的道:“相信各位也都知道,如今的天下形势越来越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