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三百六十四节 菜煎饼,两个皮的

里建立起来的,为了一口吃的不慎丢掉小命还是很容易的。

    张筱奇打量着这不起眼的铺子,这董家母女两还真是能干!不过董家铺子能火起来,在张筱奇看来主要是因为集旧时空各种八卦大成。这一呢,董小姐是一个人,一个未出阁的黄花闺女自己操持铺子,这便是头一份。刨去澳洲人的那些地方,整个大明有几人?要知道当年卓文君当垆卖酒还有司马相如陪着不是;再一个呢,董小姐那个便宜爹可是个知府,不管怎么说,顶着一个知府小姐的名头开铺子做生意,恐怕是个人都要来看看;还有,这董小姐母女二人不仅在髡贼破城进家之后全须全尾的活下来了,还要回了自家的细软!髡贼是什么东西?这不是猫嘴抠食,这是虎口夺食!这母女二人恐怕和这广州城里说一不二的文刀首长也是很有些瓜葛的。最后,听闻这董小姐却不安分,和那个巡警李子玉又眉来目往,而这李子玉父辈又是纂明官军,文刀首长知道禁脔被人惦记了又该如何发作?

    这些八卦组合起来的流言蜚语,若是在元老院没进城前,足够可以叫董家母女自尽。不过现在广州换了天,穿着露腿裙子的女髡满地跑,这点八卦也就没什么大的杀伤力了。

    不过今天张筱奇来董家铺子可没一点八卦心。作为一个来自山东的吃货,在临高的这些日子她简直太怀念以前大油重盐的味道了。现在好容易在广州有了这么一家山东口味的铺子,听那些山东归化民和其他元老评价味道还说的过去,岂有不去之理。再说郑尚洁老早就提到过这个新时空“董小姐”如何特立独行,就算是在元老圈里也是有些知名度的,尤其是知道她居然叫董明的时候,某些男性元老恶趣味明显飙升。

    张筱奇和南婉儿排在队尾的举动让队伍有了轻轻的骚动。两人按照规定没有穿财税局制服而是穿了最普通不过的归化民干部装,但两个人明显比旁人高大丰满的身形还是吸引了很多目光,尤其是两个瓷娃娃一样的双生小丫头乖乖的跟在妈妈身后排队的样子更是显眼。好在澳宋在广州建政也近一年,广州市民尤其是在这里排队的归化民们已经有了基本的规矩常识,最多转头多看两眼并没出什么幺蛾子。

    董祥接过兰儿递过的刷子手脚麻利的把鏊子面整个刷了一圈,这是董小姐专门的交代的,说是澳宋规定凡是入口的东西都必须干净,街面上有专门的卫生警察检查。藉由鼠疫的原因,广州在公共卫生管理上反倒比临高更进一步了。等鏊子上水稍干,董祥左手抄起勺子往杂粮糊糊里一挖,按照逆时针方向把糊糊均匀的浇在鏊子上,同时右手拿着薄竹做的抹片把糊糊擀匀,等煎饼一成型就刷上底料把菜盆里兰儿调好切妥的菜丝摊在上面用抹片轻压加热。

    “你这是菜煎饼么?你们还会做这个?”董祥正准备挑起煎饼折叠,对面站着的人突然问道。他抬头看了看这个女人,好像和自己差不多高,眼睛很大却又跟红毛人一样是凹进去的,怎么看怎么不像本地女子,莫非是个首长?

    “客官您真是好见识,这就是我家小姐老家的菜煎饼。”相比老实木讷的董祥,从小侍候人的兰儿伶俐的多,虽然她也没确定眼前这个带着孩子的女人什么来头,不过从神态谈吐她仍看的出来不是一般人。

    “哦,我以为你们只做煎饼果子呢。”张筱奇两眼放光,大闺女走的时候还没说这里有菜煎饼,看来这董小姐思路很开嘛。

    “我们也是这个月才开始的,小姐说这个菜多,肚子小的顶得上一顿饭了。这位夫人您要几个皮的,要不要加鸡蛋?”

    “两个皮的,一个蛋,”张筱奇熟门熟路,看着装着各色蔬菜丝的大瓷盘,遗憾的发现本时空的蔬菜品种还是少了些,特别是对她来说菜煎饼里最重要的蔬菜:土豆,不见踪影。

    土豆眼下只有在济州岛种植,出了济州岛,到海南就是“元老院特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