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四四八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拉拽舟桥器材,向河对岸驶去。

    器材抵达河对岸后,岸上的工兵们立即将器材用钢缆与陆地固定好,并铺设下桥构件,这时第二个舟桥器材迅速靠了上来,利用器材之间凹凸部位,两艘器材完美地衔接在了一起,迅速被严阵以待的工兵,用锁链反扣上,同时在两船衔接的地方盖上具有锁扣的钢板。当然,仅仅靠这个,还无法保证两艘器材不脱节,必须加以巩固,于是工兵们穿着带有浮力的充气背心,迅速跳入河水里,用预制的材料,将两艘浮桥器材牢牢地固定起来。

    一个器材,完全舒展开,长宽均为四米,一百米的河面,用了二十五个器材便完美地实现对两岸的衔接,整个用时不到一个小时。

    随着六座钢铁浮桥凭空出现在金汇河上,二十六军第三十师八十七旅、八十八旅六个团官兵,分成六路,迅速渡过金汇河,杀向浦东日军纵深阵地。

    一路上突兵猛进,畅通无阻,北路大军一直杀到下沙镇,中路大军杀到宣桥镇,南路大军杀到奉城镇,才遭遇日军的抵抗。

    日军大多数永固工事虽然已经被我远程炮火摧毁,但是,依然有不少漏网之鱼,毕竟炮火覆盖越遥远,精度越成问题,有的地方不免多挨了几炮,有的地方又少挨几炮,比如现在八十八旅二***团面对的日军位于奉城镇一线阵地就是如此。

    日军五个连成一线的大型要塞群,利用其精心构筑的要塞的射击孔,不断用机枪和藏在堡垒里的大炮,对二***团进行猛烈射击,而步兵手里持有的担任攻坚作战的火箭筒,却对日军的堡垒有些无能为力。

    这主要是日军的堡垒壁构筑得太厚了,加上火箭筒三百余米的射程不如对手,给部队带来不小的伤亡。得到前线急报的安毅,立即指示叶成,新二军第一〇三师张存璞坦克团紧急出动,给予前线最有力的支持。

    张存璞统帅的第一坦克团,分成六路,迅速渡过金汇河。

    在坦克、装甲车依次过河时,工兵部队的官兵,伏在器材两边,警惕地注意着器材的连接处,随时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险情。好在由始至终,浮桥都宛若一个完美的整体,没有任何问题。

    坦克和装甲车组成的部队,一路上长驱直入,其中一营很快便来到奉城镇阵地前一千米左右距离,二***团官兵发出巨大的喝彩声,显然对友军机械化部队的到来充满了信心。

    一营拥有两个坦克连,一个机步连,一个机炮连,每个坦克连拥有十辆坦克。一营长安以先少校命令各部停下,一连先派出两辆坦克,测试一下日军的炮火强度。

    j1型坦克虽然前装甲和侧装甲厚度达到43.8毫米,三七战防炮对其根本没有妨害,但不敢保证日军有没有装备诸如德国88系列高射炮这样的重火力,口径超过70mm的高射炮,便足以撕裂j1型坦克的装甲,若是遇到配备了穿甲弹的50mm以上口径的加农炮,j1坦克也会相当麻烦。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试探一下日军的火力情况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两辆坦克连续翻越几个被重炮轰平的反坦克壕后,已经能够看到四百米左右的日军要塞,这个距离用50mmkwk39l/60滑膛炮直射,效果正佳,于是选择停了下来,打算仗着自己的火力,对准日军的要塞射击孔,进行精确的点射,突破日军这个最薄弱的环节,打击对手。

    可是还没等两辆坦克发威,日军的炮兵已经先发起了攻击,一发75mm口径的榴弹,准确无误地命中了右边那辆坦克,弹片到处乱飞,这让后方举着望远镜观察的一营长安以先少校一阵担心。

    左面那辆坦克不知道自己的战友如何了,一怒之下,直接开火,炮弹平稳地飞出,直接命中喷出火舌的那个堡垒的炮口,一阵浓烟飘起,顿时哑了火。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