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四八二章想得更远

青地区垂涎欲滴,因此,希特勒也不担心波兰人会出来添乱。

    与此同时,德军最高统帅和陆军总司令部正在日夜工作,忙于制定在年底前向捷克斯洛伐克入侵的最后计划。

    十九日,适逢星期天,戈林在纽伦堡纳粹党大会上发表了一篇演说。他说:“欧罗巴的一块小小的地方在折磨着全人类----这个可怜的侏儒般的民族在压迫着一个文明的民族,我们决不能妥协”

    此时的国际形势是:希特勒,决不后退;捷克,剑拔弩张。而英、法却为自己位于亚洲的殖民地纷纷独立而焦头烂额,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英国首相张伯伦打了一个电报给希特勒,愿前赴柏林屈尊求见。十九日下午四点,伦敦和柏林同时宣布,英国首相张伯伦将飞往德国,会见德国元首希特勒,共同谋求和平之路。

    这一消息使英、法乃至欧洲害怕战争的国民都大大松了一口气。自从上次欧战结束,很少有人想再打一次相同甚至更大规模的大战。他们普遍认为,如果爆发战争,“遮天蔽日的轰炸机群将把城市炸成废墟”。

    特别是在伦敦,许多家报纸都对张伯伦的“勇敢精神”表示赞扬。例如,《每日先驱报》称这是“避免看来越来越令人可怕地逼近的战争的一种努力,因而它心然会赢得各方----不管是什么党派----舆论的同情”。

    这次会谈中,希特勒向张伯伦谈到了他的主要要求:“英国是否愿意同意割让苏台德区?还是按民族自决的原则作出割让?如果英国同意这种割让,那么就可以向全世界宣布,这是一项基本原则的决定。然后毫无疑问就可能在该地区取得很大程度上的安定----可以继续按照这些原则进行会谈。但是,首相必须首先表明,你是否接受这个基础?”

    张伯伦说:“眼下,我还不能代表英国政府做出这样的保证,英国政府没有授权我做这种保证。不过,就我个人来说,我同意苏台德地区脱离捷克斯洛伐克的原则。”

    希特勒和张伯伦在“非常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分手告别。在分手之前,他们两人又单独会谈了一会儿。希特勒说,就他而言,苏台德问题是必须予以解决的最后一个大问题。他还说到德英的密切关系以及两国之间的合作,说与英国保持良好关系,是他最为关心的事。

    张伯伦在二十一日回到伦敦后,就马上说服国内接受希特勒的要求。不过,这次他碰到了没有料到的反对,张伯伦甚至控制不了他的内阁。

    二十一日晚上,希特勒在挤得满满的柏林体育馆内,宣称战争与和平问题现在要看捷克怎样决定,不管怎么说,德国都必须拥有苏台德区。随后,希特勒感谢了张伯伦争取和平的努力,并且重申这是他在欧洲的最后一次领土要求。

    张伯伦害怕战争爆发,便给捷克总统贝奈斯发了一份电报,警告他,如果捷克政府不接受德国的条件,德**队马上就会得到越过捷克斯洛代克边界的命令。贝奈斯还没有来得及回答这份电报,第二份电报马上就来了。张伯伦提出了进一步的警告:“这个计划如果不能实现,贵国除遭到武力侵略与武力肢解以外,别无其他出路。而且,虽然这可能引起无数生命的冲突,但是,不论这一冲突的结果如何,捷克斯洛伐克都将再也不能按原有疆界重建故园。”

    张伯伦办完了这件事情以后,在二十二日早上向全英国发表广播讲话。他说:“现在我们为了一个遥远的国家中我们完全不了解的民族之间所发生的争吵,在这里挖掘战壕,试戴防毒面具,这是多么可怕,多么不合理,多么不可思议战争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在我们投入战斗之前,我们必须明白,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随后,张伯伦又分别向法国和意大利、美国进行了沟通,重点阐明了现在这个时候,应该集中精力对付亚洲殖民地的叛乱,

    -->>(第3/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