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六七九章 绝不退缩



    “研究出新式炼钢法的原叙府钢铁厂的技术专家,目前已经全部转入南华的太原钢铁厂,继续从事相关研究。”

    安毅欣慰地点了点了点头,随即用四川话打趣道:“不得了哦,这么多钢铁出来,我们的飞机、大炮和战舰,恐怕用不完哦,这下发财了哇?”

    房间里顿时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离开钢铁厂后,荆山璞陪着安毅,又接着参观了泸州江北工业区的其他工厂企业。

    整个泸州江北工业区,建立在泸州沱江北岸的龙马潭,占地面积约一千平方公里,生产厂房用地面积约占总用地的40%,其中钢铁、冶金、机械、军工、拖拉机、汽车等重工业占据了大头,此外就是配套的维修与辅助的机修、工具厂等企业。

    第二个用地项目是仓储用地,差不多占了总用地的20%,包括原料、设备、成品、半成品等各种仓库,鳞次栉比。

    第三大用地主要是工业区的动力及市政设施,如氧气厂、火电厂、空压站、油库、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及各种工程管线等,还有利用工业“三废”解决生产需要、边角余料以及为大厂配套加工的相关工厂。

    剩下的用地,主要是公共服务用地,包括住宅区、办公区、医院、食堂、浴室、理发室、幼儿园、学校和停车场等等。

    为了满足工业区的需要,工业区建有专门的铁路专用线,公路和铁路直接与航运码头相连,此外还有运输燃料的管道以及吊运货物的索道等等。随着战争爆发,整个工业区被正式辟为军事单位,一个团进驻保护,尤其是当纯氧顶吹转炉炼钢法发现后,钢铁厂更是成为一级保密单位,戍守部队增加到两个团,其中一个营主要负责钢铁厂的安保工作。

    参观完整个工业区,通过沱江大桥回到泸州市区,已经是下午四点。

    第四厅南华分局局长许一尘少将在泸州市政厅大楼等了约半小时,看到安毅后,立即上前敬礼,送上由南京发来的急报。

    安毅自三天前由南京返回叙府,随即派出专门的谈判团队,在周崇安的带领下紧急赶赴南京,与孔祥熙、宋子文为代表的南京国民政府展开谈判。

    蒋介石对于安毅的不辞而别,极为震怒,敏感地意识到可能是安毅察觉出了自己打压的意图,可是一时间却又无可奈何,在谈判中,中央政府始终紧咬底线,连一步也不愿意退让,谈判一时间陷入僵局。

    随后几天,中央媒体妖风四起。

    《中央日报》和南京政府控制的广播电台纷纷播发“群众来信”,大肆抨击安毅集团既已占领南华、暹罗和中亚,就该顾全大局,主动放弃叙府和滇南,现在不仅长期窃据不去,消极避战,不思报国,还拥兵自重,行割据之实。有人在《中央日报》上号召“举国之民,群起而攻之”,一时间,舆论纷纷。

    安毅集团自然不甘受辱,在影响力十足的叙府广播电台上义正词严地申斥,表示自抗战以来,安家军一直冲在抗日第一线,去七七事变以来,中队取得的系列大捷,均为安家军所获取,如此表现,怎能说安家军不爱国?此外,现在安家军在西伯利亚牵制了日军主力,安家军下属之第三十集团军,亦是华北抗战的中流砥柱,此番种种,怎么能说安家军消极避战?

    再者,西南本为贫瘠之地,若非安毅集团长期投入,怎能有今天的建设成就?若论基础设施,江南江北远超西南,但为何江南之地除了安毅集团奠定坚实基础的老南昌工业中心,其余地方的工业发展凡善可陈,难道这还不能说明什么吗?

    随后,《申报》、《大公报》、《民国日报》、《益世报》、《东方新闻报林西报》等报纸和《东方瞭望周刊》、《良友》等杂志突然成篇累牍出现南华的招生广告:

    南华将面向全国六岁至二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