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六六章 美妙前景

此处,他有些不确定的望向王伦,对于船上水手的分工分配,说实话,他平日里还真没怎么注意。

    王伦见说一笑,心想智者千虑,终不可能面面俱到,是时候要给闻焕章配备几条好汉做助手了。想到此处,王伦跟闻焕章介绍道:“确实如此,每艘客舟只要船工六十人足矣,我们带了双倍人手过来,就是为了培养更多航海人才,以便日后有了船便能上手。先生是打算……”

    “哥哥,依我看还是请他们下来帮忙吧!”闻焕章呵呵笑道。

    “我看可以!按先生说的办罢!另外再留一百人警戒,好歹也是阮氏兄弟营里出来的好汉,不会把老本行都丢了罢?叫李俊兄弟组织人手在营地周边警戒,你们两位便带着剩余弟兄,帮着百姓们搬家!”王伦对童猛吩咐道。

    “得令!”童猛朝王伦一拱手,又对闻焕章点点头,翻身上马,往营寨中去了。

    闻焕章这时心里还有事,跟王伦告了声罪,便把刚才跟随他一起去巡视的七八个中年汉子集合拢来,这几人都是他在全寨上下数万人中挑选出来的干练人才,就是为此时搭建管理机构所备,也好叫他们能日后给自己搭把手,分担一些细务。

    只见闻焕章跟这几人吩咐了几句,大家都是点头应了,最后一起过来跟王伦行了礼,这才又上马而去。

    见闻焕章马不停蹄,连轴的转,王伦心有感触,想拉他过来歇息片刻,不想闻焕章开口仍是工作,只听他解释道:“分配给每户的一百亩地,还是早些划分好,咱们早些测量。早日分拨下去,也叫百姓们早些安心,将来放火烧荒后,也能种些菜蔬,等到秋后,便可种植麦子了!只要上岛的百姓成了规模,将来山寨的粮草供应,便可高枕无忧了!”

    王伦见他又说到具体事务上,无奈一笑,略作停顿,还是与他攀谈起来。

    前世济州岛最主要的农作物便是大麦,此地根本不适合种植稻谷。还未出海之前,因为王伦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几位军师凭着往日的经验,充分信任着这位从来是言之有物的寨主,并没有人提出异议。故而此次带来的全是优质麦种和一些菜蔬之类种子,只等秋后播种了。另外当然也少不了橘树苗,此物也是日后济州岛上有名的特产。

    “万亩之地,看着也大,不过听俘虏说此岛占地广阔,从东到西,徒步要走上数日之久!哥哥,你说这岛上最终能迁移过来多少百姓?”闻焕章想起岛上前景,不禁开口问道。

    说到此事,王伦还要感谢那位在济州岛上度蜜月的同事。要不是他,自己怎么会注意到这济州岛有一千八百四十多平方公里,又怎会得知此岛的耕地面积占它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九左右?

    王伦感慨一叹,心道按一平方公里等于一千五百亩,这近三成的耕地面积,表示这济州岛起码有八十万亩可耕种田地。

    而宋代一亩约合后世的0.974亩。这说明岛上最少有八十二万宋亩的田地可以供大宋移民开荒(还不算前世岛上的城市、旅游区、机场、马场、房地产等占地的大项目)

    此时按照山寨定下的每户一百亩田地来算,起码可以迁移八千二百户人家。此番随船而来的一百户人家,人数总共有六百出头,约合每户六口,如此算来,王伦可以迁移五万左右的大宋移民过来,还能保障大家过上宽松富裕的生活,要知道前世此地可是生活着五十多万户籍人口。

    “放心,这座大岛方圆数百里,就是将咱们山寨三万家眷以及百姓全部迁移过来,也是绰绰有余的!”王伦宽慰着闻焕章道。

    刚才他还只是算的耕地面积,并没有算上山地,山地虽然不易种植粮食,但是种植果树以及木材之类,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当然王伦并不打算把帐算满,毕竟日后上岛的百姓也会生儿育女,人口也会增加,需要留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