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五七章 断金亭书生责贤

,此时说话已经不再留甚么后路。

    “黄口孺子,不知高低!我家哥哥与你爹爹说话,岂有你插嘴的份?”柴进起身喝道。

    “你!”张伯奋气急,一只手指向柴进,刚要出言骂还,却见张仲熊慌忙拖住哥哥,死死拽住他的衣衫,张伯奋回头怒视,就在这时,只听张叔夜出言道:“老大!我和王首领说话,你不要插嘴!”

    “无妨!令郎有话但讲不妨!有道是“理越辩越明”,在座都是明事理的人,小可倒也愿意与诸位论论这个理儿!”王伦替柴进倒满酒,示意他坐下再说。

    “好好好!我看你一个水洼草寇,还能把理说到天上去!”张伯奋沉声道,这回倒是没有再拍桌子,而是稳稳当当的坐到椅子上,想看王伦能有甚么花头。

    “《荀子》有言:上好贪利,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以无度取千民。这句话说来已有千年,但还是很适用于当下罢?简单说来,便是取之于民,用之于官这八个字!而我梁山泊的做法,乃是取之于民,亦用之于民,几位也和伯奋老弟一般,对此事深恶痛绝?”

    陈文昭闻言,半晌无语以对,最后自倒了杯酒,拿在嘴边却又不饮,只是发愣。宗泽叹了口气,目光停留在桌上的菜式上,渐渐发散,好像对王伦这个说法有所触动。张伯奋显然因王伦拿他做反例,而心有不甘,刚刚站起来欲出言辩解,却被父亲所阻:“老大,坐下!”

    显然张叔夜知道儿子说不过王伦,亲自上阵道:“朝廷如何不曾救济百姓?每年旱灾水灾,治理河道,朝廷皆有明旨!更何况泱泱大国不比你一隅之地,既要养兵御敌,又要养官牧民,王首领这个说法,有失偏颇了罢?”

    王伦摇了摇头,直言不讳道:“天下的事。若下个圣旨就能解决,天下也不乱了!毕竟‘做了’和‘做好’是两个概念,拿前者替后者遮羞,贻笑方家矣。须知表面文章糊弄得了一时,糊弄不了一世,朝廷若真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如何不得万民爱戴,又如何有我梁山泊的今天?‘天’都自己行道了,还要我们‘替天行道’作甚?难道我这山上十数万人都是放着好日子不过。天生的强盗恶人?”王伦顿了顿,又道:

    “太守说朝廷要养兵养官不容易,确实是不容易!养得百万禁军而对外卑躬屈膝,养得万千冗官而对内敲骨吸髓,朝廷这个差事干的是好生辛苦,莫不叫天下人闻之心疼!”

    柴进闻言抚掌而笑,道:“官家要是干累了,不如退位让贤,自有人可以干得比你们好!”

    柴进这个话就有些刺骨了。只听“砰”的一声,又一人拍案而起,原来是张叔夜气得心火上头,指着柴进说不出话来。柴进哪里知道张叔夜未来的丰功伟绩。当下只是冷笑一声:“我柴家不就是被赵家请下帝位的!他赵家为何就不能被别人赶下去!天下自古便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

    “当初大周劲敌环绕,孤儿寡母如何当朝?为了天下百姓计……”见父亲彻底叫这人堵得说不出话来,张伯奋起身救场。哪知还没说完,却被柴进指着鼻子骂道:“如今大宋劲敌环绕,昏君奸臣如何当朝?为天下百姓计。还是叫赵佶退位,我们王氏当朝!”

    见成了意气之争,在场一位入亭以来一言未发的老者起身道:“柴公子此言差矣!常言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你们王首领在天子脚下,妖言……”说到此处,这老者原本要说“妖言惑众”的,顿了顿,还是换成:

    “你在天子脚下,鼓动百姓,对抗朝廷,以一己私欲,拖万千人下水,王首领要是真如你自己所言的那般,何不暂免刀兵,为朝廷效力?”

    王伦见说话之人正是宗泽,心怀敬意的朝他行了一礼,道:“当日登州一别,宗通判的教诲我时时想起,对于阁下,小可万分敬仰!不过今日就事论事,小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