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一五章 一个时代的终结

由,只有奋起抵抗。而抵抗的结果是被屠杀。屠杀又激起更激烈的抵抗,更激烈的抵抗又逼得中部豪强追加投资(私兵投入),就这么形成了一个无解的死循环。

    李资谦现在心里最最感激的人。只怕就是韩安仁这个老对手了。天下除了他,还有谁能给自己帮上这么大的一个忙,让他成为最有机会超越高丽开国之主王建的男人?

    时间是对他无疑是有利的,而韩安仁在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之后,将会很不体面的告别这个世界。谁叫这人破罐破摔,拼死要学宋人收揽人心,不惜得罪了全天下的豪强呢?宋人过来抢一把走了,他韩安仁能走到哪里去?现在哪怕他李资谦要对韩安仁法外开恩,只怕这些在南方光杆豪强们也不愿意。

    虽然李资谦在这个问题上也是十分同情韩安仁的,但他也只能在心底默默对这个老对手许以承诺:老伙计,你安心的走罢,我保证不挖你家祖坟。

    ……

    尚州、庆州(原高丽东京)、晋州、全州、昇州,韩安仁手下的六大城市,现在丢得只剩下最后的罗州。

    而此时的罗州,在围城的北军看来,恨不得连夜就打破。全拜里面那个姓韩的贼所赐,在一次又一次的追加“投资”中,他们的本钱差点折光。眼下好容易把韩安仁困在罗州城中,不少豪强都亲自带人从各地赶来,连最棘手的分赃都相约暂停。不得不说,韩安仁的面子很大。

    城下一团戾气,城上却有些诗情画意。

    韩安仁屹立城头,觉得这夕阳的余晖颇为醉人,让他不自觉便思绪飞扬,抚今追昔。

    就在一百年以前,辽圣宗耶律隆绪御驾亲征,率领四十万人攻打高丽,当时的高丽显宗王询便是逃到了这罗州伺机反攻。也许,显宗当年也曾在这关头抚城北望吧?

    不过可惜的是,现在韩太师已经是束手无策了,甚至害苦了那个不知从哪里被找来的五岁王姓小朋友。

    “吾虽身损,终使高丽之民去良贱之分,青史亦当书我名字,虽死无憾也!”韩安仁屹立城池之上,迎风自言自语。他相信,只要这个火种被他点燃,李资谦将来的日子绝对不会好过。

    左右闻言骇然,韩太师是视死如归,可他们这些追随左右的人呢?如今坐守孤城,外无援兵,内无斗心,而投降亦没有什么好下场。

    毕竟北军所过之处,对俘虏是竞相屠戮,以泄私愤。就是两道没有参和进来的普通百姓,也逃不过池鱼之殃,也被他们抓做奴隶,永世不复为良人。

    谁都知道成王败寇的道理,可没想到失败的噩运降临到自己头上时,是如此的让人心惊胆战。

    “太师……能不能与北军媾和?城中还有二十万女脾,或可叫北人动心!”有人小心翼翼的提出建议。

    韩安仁似笑非笑的望向此人,忽然脸色一变,“不如尔等缚我去国贼营中媾和,可好?”

    常言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好歹城中还有一群死忠于韩安仁的奴隶,这人顿时叫这句重话给吓到了,脸“唰”一下变得惨白,辩解道:“小人追随太师,转战近千里,血战几十场,绝无二心啊!”

    韩安仁笑了笑,把目光从这人身上收回,望着远方的夕阳,叹道:“想想当年,草庐间寒窗苦读,朝堂上明争暗斗,最终换来如今景致,不知值也不值?”

    “太师为国锄奸,国人感佩,是以有无数敢死之士追随太师至今!那李资谦野心昭昭,谋朝篡位,天下共贼,必不得好死!”左右回道,“我罗州城中还有三万敢死之士,粮草无数,足撑三年!三年之后,说不定天下形势已是大变,我等又逢生机矣!”

    左右说得慷慨激昂,韩安仁却听得很敷衍,听完又不置可否,顿了半晌,才叹了口气,道:“我这一生,只差一死可曰‘圆满’!只是为尔等计,不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