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八三章 在对的时机,撞上对的大头(三)

的效率要高得太多,只要哄得赵佶开了金口,接下来和宋国大臣的谈判也会轻松得多,深谙此道的金富轼当然不会放过眼下良机,当场便不客气了:

    “高丽偏安海外,百姓愚昧,生病不知求医问药,只知惊扰鬼神。吾主欲在国内大力弘扬华夏医学,无奈人才匮乏。久闻大宋乃寰宇雄邦,国内能人异士数不胜数,是以吾主恳求大宋天子,莫要忘怀散落在半岛的藩属子民!”

    被人惦记的感觉从来没有这么愉悦过。道君皇帝闻言龙颜大悦,不禁扶髯而笑。此时在座的重臣中已有人吃不住心中那股恶心劲,均暗骂这蛮夷端的无耻,要完学子又要医士,接下去还不知想要甚么!果然这数十万贯的贡品,不是白贡的。

    见赵佶脸上并不不悦之色,金富轼趁热打铁道:“吾主闻上国医学分为:大方脉(内科)、风科、小方脉(小儿科)、疮肿兼折疡、眼科、产科、口齿兼咽喉科、针灸科、金镞兼书禁科等九科,下国倾心宋风,是以吾主斗胆奏请天子,还望每科派遣三位神医前往高丽国开山立派,吾国不敢贪猥无厌,当以五年为期,五年后,吾主当以厚赐恭送各位杏林泰斗功成归国!”

    在金富轼想象中,这个要求应该比要学子难度要低,毕竟在宋国医生地位远不如文士,而且此番在人数上的要求又比学子要少,应该属于好达成那种。哪知赵佶听了具体要求后,一反刚才大方之举,竟然沉吟起来。

    一科三人,九科就是二十七人。要说宋朝的翰林医官院确实是良医云集不假,但规模和太学比起来,却要小得多了。

    高丽人只当是捡菜么,还一科三位宗师级的人物?且不说他赵佶龙体尊贵,就是东京城内皇族贵戚也不少,把医官都派出去了,自己要用怎么办?是以在听到具体要求后,赵佶不免也算起小账来,浑然没有刚才的大方劲儿,只见他沉吟良久,方才道:

    “翰林医官局不比太学,人手实在紧张,恐怕不能满足贵国的请求。这样吧,朕吩咐下去,让每科挤出一位名医前往高丽传医!”

    金富轼却又暗暗吃了一惊,没把握的对方一口应下,有把握的对方反而踌躇起来,这宋国天子真是君心难测。不过此番既然是过来捞的,也就是捞多捞少的问题,那贼、王伦不是交待……漫天叫价,坐地还钱?

    “微臣谢主隆恩!下臣离境之时,吾主便多有吩咐,说是万万不能让上国为难!既然陛下开了金口,小国上下还是感激万分。只是下臣还有个小小的请求,想请求陛下恩准!”

    “爱卿且说说看!”

    赵佶在龙椅上换了个舒服的姿势,要说这高丽人虽然有些贪得无厌,却又让人不觉得讨厌。总的来说,此时赵佶心情还没有因对方的要求而破坏。

    “上国有上国的难处,下国也有下国的苦衷。吾国上下实为缺医少药困扰,还请天子准许小国使团,自行在东京招募医士、学徒,当然,绝对是真金白银以求人才,绝不敢坏了两国邦交!”金富轼恳求道。

    “若有子民自愿去高丽行医,有司不得阻挠,来去悉听尊便!”

    赵佶大手一挥,轻描淡写道。医士算是读书人中的下品,也不是甚么了不得的人物,还入不得赵佶的龙眼。刚才之所以没有照单全准,还是因为翰林医官局的医士是为皇家勋贵服务的缘故,是以才拦了一下。但是换做民间的大夫,他就没多大兴趣了,既然高丽出得起价,谁愿意去去便是。

    得了赵佶的保证,金富轼自然又是一番感激,甚至在当场(其实早就做好了)还做了一首诗来歌颂赵佶。

    作为高丽士人的代表性人物,金富轼就算真是临场发挥,也绝对能倾轧关系户李资谅的三脚猫水平。比如甚么“今日陪臣参盛际,愿歌天保永无忘!”这等不入流的诗句,他是正眼也不屑于一顾的。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