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911章 这一场动乱何时平

可开交的,没有人会想到第一个为房遗爱辩驳的竟然是那个最为古板的孔颖达。孔老夫子抖着胡子,死死地看着旁边的侯君集,任凭侯君集说什么,他都不会相信的,因为房遗爱是他教导的学生,若说这个学生行事不着调,常坐些出人意料的事情,那绝对有可能的,可要说他谋反,这怎么可能呢,他的学生不会做这种大逆不道之事的。

    “陛下,房俊之事,一定是有人诬陷的,房俊那人老臣知道的,他绝不会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的,他对我大唐忠心耿耿,征吐蕃、战突厥,他为我大唐流了多少血,要说他谋反,老臣绝不信!”

    孔颖达直视着李世民,仿佛要看穿李世民的心一般,这一刻李世民心中有的只是苦笑,好一个房俊,这才几年,就有这么多人护着他了。孔颖达不知道的是,他越是如此,李世民的心中就更加的愤怒,李世民现在早被那种欺骗气炸了,又哪会听得进孔颖达的话。当孔颖达的话说完,杜如晦就微微叹了口气,孔老夫子啊孔老夫子,心是好的,可说出的话往往起到反作用。

    当今陛下真正担心的是什么,真的是房俊做了这样那样的事情么,恐怕最重要的还是他的王权遭到了挑衅吧,虽然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可是杜如晦猜得出来,房俊一定向陛下隐瞒了一些重要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却是陛下最为看中的。当一个帝王对某个臣子起了戒备之心,害怕他结党营私的话,那其他人最好什么都不要说,就算是要说,那也要用力诋毁房俊,因为只有诋毁房俊的人越来越多,陛下才不会觉得房俊有多大的威胁。

    杜如晦深知帝王之心,所以他到现在一句话都没有说,而孔老夫子却不懂,他懂得只有那些仁孝礼仪。他想到什么就去说什么,他也不想想,这朝堂上站着这么多人,又有几个人傻呢,做臣子的,最重要的要顺着帝王之心,违逆了帝王之心,你就是再忠心,又向谁尽忠,因为你到时候连个尽忠的机会都没有。如杜如晦所想。李世民早已听不下去了,孔颖达还要在说些什么,却见李世民摆手哼道,“污蔑?朕就是那么好骗的么,孔爱情。你身子一向不太好,还是先回家将养下吧。这些事情。朕自有定夺!”

    孔颖达愣住了,他没想到李世民会这么说,这是要让他孔颖达回去养老么?一瞬间,原本年老的孔颖达脸上浮起了一丝苦笑,他将手里的玉板放在地上,艰难地朝龙椅上的李世民磕了个头。“陛下,老臣叩谢圣恩!”

    孔颖达落寞的离开了宣政殿,诺大的宣政殿充满了一股苍凉之感,没有人同情孔颖达。因为落得这个结果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当这一场斗争拉开,那些牵连在内的人又有几个人能有孔颖达这么好的下场呢?

    做为最挺房遗爱的老岳父,程咬金反常的哑了火,面对谋反之罪,他半句没有说,现在还说什么呢,显然陛下心里已经认定房俊谋反了,一旦圣心决断,其他人说什么也没有用了。倒是他程府,又要落个什么样的下场呢,也许现在的吴王府就是程府的下场吧。怎么说,也跟着陛下近二十年了,保住一条命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房遗爱的案子牵涉甚广,上到太子下到富商,几乎囊括了京城十几个世家,所以李世民不得不慎重,为了不冤枉房遗爱,他特意让李孝恭、萧瑀和魏征三位重臣权力负责调查这件事情。李世民虽然心中无比的痛恨,可心房里依旧保留着一丝丝侥幸,他期望一切都是假的,这就是一场噩梦,噩梦醒来,房遗爱还在西跨院里晒太阳,而甘露殿的书桌上也放着一枚传成千年的玉玺,那一块和氏璧,辗转几百年,必须是他李世民的。

    当朝堂散去,李世民将李孝恭单独喊到了甘露殿,殿里,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只有李孝恭静静地看着李世民。李世民有话要说,可一直在思考着该如何说,不知道过了多久,李世民才悠悠说道,“孝恭,大哥还有后人在!”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